“十五”期间我国食品污染物和食源性疾病监测网络建设取得重大进
十五”期间,经过不懈努力,我国食品污染物和食源性疾病监测网络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截至目前,监测点已经覆盖16个省区市,覆盖人口8.3亿,占我国人口总数的65.58%。通过网络监测,重点对我国消费量较大的29种食品中常见的36种化学污染物、5种重要食物病原菌污染情况,以及食源性疾病病因、流行趋势等进行了监测和评估。经过5年连续监测,初步摸清了我国食品中重要污染物和食源性疾病发病状况。
卫生部积极开展食源性疾病流行趋势和重要致病菌防治工作评估。一是认真分析研究我国食物中毒流行病学特点。2003-2004年统计结果显示,我国食物中毒致病因素依次为微生物性、化学性、有毒动植物性病原。微生物性病原是导致食物中毒的主要因素,中毒人数最多。化学性病原和有毒动植物引起的食物中毒的死亡率较高,其中化学性中毒主要由农药(包括有机磷农药和毒鼠强)和亚硝酸盐误食引起,有毒动植物性中毒主要由毒蘑菇、毒扁豆碱、河豚毒素、桐油引起。食物中毒发生场所主要以餐饮单位、食堂为主,但2004年家庭发生食物中毒的比例较往年有所上升。食物中毒高发季节为每年二、三季度。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以肉类、蔬菜、粮食、水产品、食用菌等为主。
二是研究提出副溶血性弧菌污染防控措施。2003、2004年副溶血性弧菌导致的食源性疾病分别占微生物性食源性疾病的40%和23%,均为微生物食源性疾病的首要病因。针对上述情况,卫生部专门对生食牡蛎中的副溶血性弧菌开展了危险性评估,发现了与此类疾病显著相关的危险因素,并根据危险因素提出了4项控制措施。应用上述控制措施,可将每餐患病的平均风险降低到十万分之一以下。
三是实现资源共享,会同有关部门共同改善食品卫生状况。根据监测情况,卫生部发布相关食品安全预警信息。为促进更广泛地利用监测网络信息,卫生部向农业、环保等相关部门通报情况,促请其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力度,加强水源等环境监管,加强农药、兽药和饲料、饲料添加剂使用监管,重视对食品种植、养殖源头污染的控制。还向有关行业部门通报了酱油中氯丙醇和皮蛋中铅污染情况,要求行业部门尽快改进生产工艺并加强行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