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医讯频道 > 碘缺乏日

科学补碘急需“中国数据”

  • 文章作者:文学

我国食盐加碘防治碘缺乏病的措施,曾被众多国际组织誉为“全球学习榜样”。但近年来民众对碘过量的担忧,却给这项已实施15年的政策蒙上了一层阴影。前不久,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在京召开专门研讨会,邀请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等国际组织,国内内分泌学、流行病学、营养学、地方病学领域的数十位专家,“会诊”中国碘盐防病策略。

补碘争议并非中国独有,科学监测是根本

据美国华盛顿大学全球卫生系教授乔纳森介绍,目前中国国内因为补碘导致的争议,在不少国家都曾出现过。

瑞士从1952年开始补碘,是国际上最早通过食盐加碘防治碘缺乏病的国家之一。从那以后的50多年间,瑞士国内有关补碘的议论一直没有停止过。起初,监测发现,食盐加碘后人群碘营养仍然不足,于是不断增加盐碘浓度。后来又发现,碘致甲亢发病率上升,又开始下调盐碘含量。

在印度,关于碘盐防病的争议于2000年达到高潮。迫于民间压力,政府于当年取消了禁止销售非碘盐的政策。之后几年,碘缺乏病在各地开始出现。2005年,印度政府重新禁止销售非碘盐。

食盐加碘并非针对全民,操作措施需要细化

“全民食盐加碘只是一句形象的口号。”天津医科大学内分泌研究所教授陈祖培介绍说。其实,碘盐防病策略从一开始就不是针对全民的。1994年出台的《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条例》明确规定,两种人群应供应不加碘的食盐,一是高碘地区的人群,二是因治疗疾病不宜食用碘盐的。“很多人把‘食盐加碘’政策与‘全民强制服用’等字眼联系在一起,事实上是一种误读。”

对此,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连小兰教授感触颇深:“不少病人看完病问我‘还能吃碘盐吗’,我的回答就是‘当然不能吃’。病人会问我到哪里去买非碘盐,我无法回答。”她建议,政府一方面加大碘盐防病政策的宣传教育力度,淡化全民食盐加碘的称谓;另一方面,进一步细化操作手段,可通过绘制环境碘地图等,让公众清楚自己所居住地环境中的碘含量情况,同时增加非碘盐供应点,方便公众购买。

“每天吃了多少碘”,现有数据多来自欧美

在研讨会上,有关国际组织专家报告的一组“差距巨大”的数据引发了专家们的热烈讨论。据介绍,目前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成人每天的合适碘摄入量范围为150微克~300微克,其中欧美专家推荐的碘摄入量上限值为成人每天600微克~1100微克。“600微克可以,1100微克也行,差了近1倍,这种耐受值标准在实践中怎么操作?”中国疾控中心碘缺乏病实验室主任李素梅发出疑问。

专家建议,有关部门应集中临床、检验、流行病、地方病等各学科力量,对困扰碘缺乏病防治的关键问题进行大攻关,尽快拿出补碘的“中国数据”。当前急需弄明白的课题包括:不同地区碘缺乏病防治关键技术,碘缺乏病动态监测的关键指标,重点人群特别是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碘营养状况,不同碘水平对人群特别是重点人群健康的影响,碘过量对人群健康的危害或潜在危害等。

强化食盐加碘科学性,分类指导再难也要做

经过两天的研讨,中外专家和卫生部官员达成共识:我国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病措施实施15年成绩巨大。但面对社会经济形势的变化,相关防治策略应该作出调整。在坚持补碘大方向不变的前提下,应强化食盐加碘政策的科学性,真正做到“突出重点、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未来走向可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中国疾控中心地方病防治中心碘缺乏病防治研究所所长刘守军说,一个中心,即抓住“高危地区”这个中心。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是两个基本点。我国有7亿多人生活在缺碘环境中,另有5亿多人环境中不缺碘。对不同人群采取不同的防病措施,就是“因地制宜”。缺碘地区需要补碘,但不同的省(区、市)、不同的县缺碘情况又不一样,而且,不同地区人群的膳食结构、食盐摄入量也不尽相同,如何根据具体情况确定碘盐浓度,就是“分类指导”的内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尤其是分类指导,需要平衡多种因素,非常难。但再难也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