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跨洋买的不是奶粉而是监督机制
- 文章作者:康珊
据美国《世界日报》消息,近几年来,许多生活在美国的华人逐渐成了中国大陆亲友购买奶粉的重要源头。华人整箱整箱的买奶粉,甚至瞬间扫空超市货架,为此,Target、Walmart等大卖场不得不推出5至12盒的限购令。
虽然这是一条发生并发表在大洋彼岸的新闻,但造成的响动,却是此岸大于彼岸,网上天翻地覆的各种声音,将奶粉这一热门新闻巨星,又一次抛到公众视野中。一时之间,哀国产奶粉不争气者有之,恨国人崇洋丢人者有之,调侃质量管理部门给邮政部门添了新业务者有之,骂生产低劣奶制品厂家黑心者有之……
这是继香港和澳门地区之后,又一条关于奶粉限购的新闻。从这条新闻中,除了看出国人的强大购买力之外,更应该看到的,是这种略带恐慌的强大购买力背后人们的焦虑——人们不远万里力尽周折去避开国货购买洋货奶粉,显然不是因为价格原因,而是渴望得到一种心安的感觉。这种心安,就来自于对法规严肃性和科学性以及监督机构的执法态度的依赖。人们与其说是在选择买奶粉,倒莫如说是在选择一种监督体系。虽然,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所有国家和地区,绝对安全的食品是没有的,各种问题食品偶尔也会曝光甚至引起各种大大小小的恐慌,但面对这些恐慌的处置机制和态度,各个国家却大有不同。同样是出了问题食品,有些地方是一查到底决不姑息把制假者罚个倾家荡产牢底坐穿,有的地方则是视制假者的财富和地位的不同,多多少少象征性地罚点款或拉个替罪的草来替罪。这样的后果,便是不同国度的生产者,对奶制品和消费者的态度,采取不同的态度。
公正地讲,不是所有中国的奶企业生产出的产品都到了无可救药的地步。完全妖魔化中国奶粉,既不客观,也不是事实。但问题就在于,由奶企主导制订的低于通行标准的乳业国标,以及执法力度和公平度都值得怀疑的监督,让消费者这国产奶粉失了信任感。还有奶企业不合时宜地宣传内销与外销奶制品的差别,也不同程度地损伤了中国奶业的形象,并且让消费者难以区分好奶与坏奶,于是索性决然拒绝,将所有国产奶拒之于门外。此前曝光的空心奶、三聚氰胺奶以及“皮革奶”,更是如一颗颗巨大的老鼠屎,打入到中国奶业这一锅汤里。此刻,就是汤再表明自己无辜,也是没有说服力的。因此,当务之急,是真正建立起有说服力的严格标准,并且让人们亲眼和亲身感受到执法的严明。用艰难的实际行动,把丢失掉的信誉,一点点地争回来。所谓兴名犹如针挑土,败名犹如水推沙。挽回形象的过程,就是一个用针挑土的过程,不花点真功夫和用一些笨办法是不行的。这是没有捷径可以走的,只希图去做几个新广告就改变形象的天真想法,除了惹来调侃和恶搞,便再无别的用处,这一点已经证明,并还将被证明着。
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认同这个简单的道理。比如,一向以“语不惊人死不休”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先生就说:“食品安全是(企业)生产出来的,不是监管出来的。”他老人家就认为,包括奶制品在内的食品安全问题,不是政府职能部门监管的问题,而是企业内部管理和私德问题。这种说法,如果不是糊涂到极致,便是别有用心。它只能将原本就处于信任危机中的食品安全问题,往危险的境地推。将原本信心就不足的消费者的心说得更冷,虽然大家知道他这种说法只代表他自己,但谁又能担保不会将稍有点起色的安全之弦,又给放松了呢?
人们远跨太平洋,买空彼岸超市的奶粉,这固然是一件悲哀的事情。而更大的悲哀,就是从这一悲哀的场面中,没有找到可以汲取的教训。所有奶企和监督机构,你们说是这样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