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医讯频道 > 健康新闻

抗癌新利器!前列腺癌靶向PSMA-放射配体疗法有望落户这家医院

前列腺癌早期发现难,加上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筛查普及程度有待提高,导致相当一部分患者直至发展到晚期才被确诊,错失了最佳治疗时机。

5月17日,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前列腺癌靶向PSMA-放射配体疗法规范诊疗卓越中心”建立启动会在广州召开,意味着有“抗癌新利器”之称的PSMA-放射配体疗法即将加入对抗前列腺癌的行列。

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获悉,中肿将在以患者为中心、泌尿肿瘤多学科共同协作的模式下引入先进的放射配体疗法,深化泌尿外科、核医学科、肿瘤内科、放疗科等多学科诊疗团队的协作,为前列腺癌患者提供优质的一站式服务,实现患者的长期获益。

创新疗法有望成为前列腺癌诊疗难题“新解法”

据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2022年度中国恶性肿瘤疾病负担报告,我国前列腺癌当年发病人数达到13.42万人,位列恶性肿瘤第九;发病率为每10万人中有18.61人,居男性恶性肿瘤第六;死亡人数为4.75万人,排名第十一位,死亡率列男性恶性肿瘤第七位。

”如今针对前列腺癌有很多治疗手段,包括手术、内分泌治疗和放疗,但晚期前列腺癌尤其是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患者的治疗仍然是临床亟待破局的困境,”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以下简称“中肿”)泌尿外科副主任李永红教授表示,晚期前列腺癌通常存在肿瘤负荷大、生存期短、预后差的问题,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5年生存率仅为30%左右。

为了寻找前列腺癌诊疗难题的“新解法”,医学界将目光投向放射配体疗法。

“放射配体疗法是一种偶联药物,它就像一枚精准制导的放射性核素‘导弹’,而能识别癌细胞的靶向配体就是它的‘导航系统’。”中肿核医学科主任樊卫教授介绍,靶向配体能找到并粘附在癌细胞上的特定标识物——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上。PSMA与携带有放射性核素镥177的“导弹”成功“对接”,为后者打开癌细胞的“大门”,使得放射性核素镥177在癌细胞内释放射线,高效精准地杀伤癌细胞。同时对正常细胞的影响较小。

樊卫教授解释,这一治疗设想在四十多年前已经出现,但随着技术的进步,直到现在才真正实现临床的运用。镥177化学结构非常稳定。目前,PSMA-放射配体疗法已经在国外上市,主要应用于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的治疗上,中国有多项国际临床研究正在进行,预计明年上市。

PSMA-放射配体疗法对多学科诊疗提出更高要求

“我们在前列腺癌方面有丰富的治疗手段,但也希望为不同分期、类型的患者提供个体化诊治和精准治疗方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副院长刘卓炜教授表示,新的治疗手段、方案的出现,以及多学科诊疗模式的深化,是当代肿瘤医学不断进步的体现之一。以前列腺癌为例,有些患者适合手术,有些需要外科治疗加新辅助治疗,加上新出现的放射配体疗法等,能最大程度地控制前列腺癌晚期患者的病情,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

“现在PSMA放射配体疗法还只是对转移性前列腺癌,特别是去势抵抗性前列腺(CRPC)患者一线治疗无效后的补充治疗。但未来,它是否能扩大适应证,即使是转移性的患者或者寡转移的患者,是否也有可能运用这种诊疗方式?这些需要我们的研究去做进一步的回答。”刘卓炜教授表示,根据国内外多项大型临床研究的经验中发现,PSMA-放射配体疗法的临床应用一方面需建立 “以患者为中心的多学科协作模式”,给患者提供诊断-治疗-随访一站式服务;另一方面,需要在核医学科建立高质量的放射配体治疗应用规范流程,从而进一步提升前列腺癌诊治能力。

刘卓炜教授表示,中肿作为国内肿瘤医学领域的“头部医院”,通过建设创新性平台,能够及时满足肿瘤患者的治疗需要,也有助于新的疗法在国内落地,符合中肿向国际顶尖癌症中心看齐的战略部署。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任珊珊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翁淑贤

 

【版权声明】:本文由第三方发布,内容仅作为宣传,与本网站无关。本文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观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