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医讯频道 > 健康生活

儿童药不该“用药靠掰 剂量靠猜”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联合进行的“儿童安全用药大调查”显示,我国儿童不合理用药高达12%~32%。国家食药监局相关数据显示,我国3500多种化学药品制剂中,供儿童专用的不足60种,90%的药品没有儿童剂型。一些药品说明书中仅有“小儿慎用或酌减”、“谨遵医嘱”等描述,并未标注明确的儿童适应证和用法用量。

即便在医院开药,不少家长也为“半片”、“四分之一片”的医嘱发愁。不少网友抱怨:“一片直径不到1厘米的药,怎么分成两份甚至四份?”对此,医院药房的药剂师也很头痛,用手掰吧,不但无法准确把握比例,还会污染了药,有些药,还是掰不开的;给患者一整片吧,又不符合药师守则,要是孩子服药过量而药物中毒,又是医疗事故,愁煞了药剂师啊!

儿童在接受治疗和使用药物时,不应被当作“缩小版的成人”。由于小儿的肝脏还没发育成熟,对药物的解毒能力不全,同时,小儿的肾脏也处于生长发育期,对药物的清除能力不全,加上小儿大脑的血脑屏障功能还没发育完全,不能阻止某些药物对大脑的伤害,因此,儿童用药必须量身定做,而不是按照成人的量,模糊掌握。否则,会给儿童的生命健康带来潜在的威胁。

儿童用药不应“靠掰靠猜”。例如,对儿童用药,美国fda一向有严格的规定,不但不允许给感冒的孩子打针,药企还必须研发儿童剂型。只是儿童用药的研发是所有药品中研发投入最大、耗时最长、临床试验最复杂的领域之一。和成人药相比,儿童药市场小、利润低、风险高、责任大,所以不少药企都不愿研发儿童用药。但是,儿童事关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儿童用药必须与成人药划清界限,政府必须用有形的手,来纠正市场失灵。

从历史角度来看,欧美也曾存在儿童用药“靠掰靠猜”的现象,但是,他们已经采取措施力避这一现象。比如,欧盟2007年通过《儿科药品管理条例》规定,如果申请批准的药物有儿科用药试验计划,将有资格获得6个月的专利延长期。同时,不少国家还简化儿童药引进手续以鼓励儿童新药的引进。也就是说,国家应该制定针对性的措施,助推儿童用药研发、生产做大做强。

反观国内,目前,指导和规范我国儿童用药,第一,法律的力度不够,仅有国家发改委等六部委出台的指导性文件,规格不够高。第二,缺乏详细引导措施。因此应借鉴国外的做法,例如资助儿童药物的开发研究,给予其一定年限的专利保护以及相对高额的税收减免等。同时,还应通过法律加强对儿童用药临床试验管理,探索新药申请时,提供相关儿童临床试验数据及用药信息的制度,以及逐步建立专门的儿童药品目录等。

无需注册-

百万名医生在线为您免费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