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组织的功能在组织社会

  • 文章作者:康珊

简报:其实这种模式单一和标准化的思维的背后,是与公益行业产业化的思路是一致的。一旦产业化,必然要求产品标准化。现在一些广为人知的成功项目向社会传达的成功的指标都是筹到多少款,多少受益人,其实还是一个规模的概念。即使在这个领域里的标准并不仅仅是这些,但是要和主流社会对接,最终还是要用这些指标去沟通。

博盟:所以这也是职业化、主流化的风险。本来第三部门存在的价值是在第一、二部门主流化、标准化的环境下,可以照顾到小部分被那两个部门忽略掉的群体的需求,所以它必须是灵活的。

当然涉及到第一部门和第三部门的关系,作为一个外国人,我和很多中国同事相比,有不同的经验。我对政府的理解还是很积极的,我虽然在第三部门工作这么长时间,但是我从来不赞同“小政府、大社会”的口号,我觉得我们需要一个大政府,也需要一个大社会,三个部门之间应该有一个平衡的关系,并要相互监督。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三个部门都一样为社会服务。

简报:这几年出现大量的个人公益行动、新生了不少组织,他们与早期诞生的民间组织有什么差异吗?有什么样的东西仍然值得新生组织学习?

博盟:所谓的老组织,他们之间的差别也很大,领导风格、管理办法都不一样;新的机构之间也有很大的区别,没有办法一概而论。但是我还是想试着回答你的问题。

早期的组织让我一直很感动的是他们对理想的坚持,不是投机分子、机会主义者,而是有理想、有原则,这个很不得了。但同时它们也有很多问题,那一代机构依赖创办人的个人魅力,很多组织转型的过程很不顺利。

对于新的机构,我比较担心的是,它们少了早期NGO创办人的个人魅力,但是它们依然会被当成是某个人的组织。另外,新生的组织能够利用新媒体的空间,寻求发展的技术,这是很好的。真正的社会环境里还有很多“红线”,所以虚拟世界比真实的世界空间大很多,但最终还是面临一个如何将虚拟世界的交流平台和真实的世界交融在一起的问题。如果仅仅是在虚拟世界接触一些东西,缺乏和真实世界的互动,起不到组织社会的作用;此外,新媒体目前发挥不了社会互动平台的作用,并还有风险。很多人认为新媒体会让更多的人参与,是一种包容;但在某些程度上,这也是一种排斥。因为在中国写微博的人,某种程度上是30年来在改革开放中受益的人。原来边缘化的群体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可能更边缘化。所以看起来一个更包容的工具,也许就是一个更排斥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