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组织的功能在组织社会

  • 文章作者:康珊

简报:那中国民间社会的能力建设从何而来呢?

博盟:因为有需求市场,自然就有供给,只是这个需求在国外资助方一边。他们希望在国内找到合作伙伴,但是在项目报告、财务报告等方面,NGO和国际的游戏规则不相符。于是,资助方希望NGO学会他的游戏规则,更符合他的要求。所以这些能力建设的组织最早的考虑不是NGO需要什么,而是考虑资助方希望国内的合作伙伴有哪些方面的能力。作为能力建设组织的客户群体是NGO的负责人和员工,但这些客户接受能力建设是特别被动的,甚至有机构在怀疑:“你不是为我服务,而是利用我在各种地方寻找各种资源。”

虽然做能力建设的组织并不真正服务于NGO,但是却生存得很好。因为只要说服资助方,它们就会得到资助。资助方很少参加他们的培训,很难评价他们的价值到底在哪里。前几年有不少同事玩笑说,中国研究NGO和做NGO能力建设的比做NGO的还多。在恩派出现之前,做能力建设的大多都是国际组织。

做能力建设的大多数机构都说自己是NGO。那就意味着,它们也应该服从非营利性的原则。实际上,它们的很多运作模式就像咨询顾问公司一样,只不过并没有让市场发挥作用。我觉得,它们就不应该是非营利组织,让市场发挥作用可能会更好。那人家就可以购买它们的服务,不满意就不要了。我相信,如果国内做能力建设的机构真的依靠客户的选择而生存,它们早就不存在了,因为人家对它们的服务真是太有意见了。

十多年前,开始有一两家做能力建设的机构,NGO特别开心,好像有一套专业的东西,有一套模式告诉我们怎么发展,就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但是后来NGO发现这套东西发挥不了作用,无法解决问题。

本来就没有一个模式,但人们好像一直都在寻找一个模式。当我们发现国外的东西不起作用时,开始讨论要本土化。本土化当然是必要的,但如果本土化也是为了寻找一个可以一概而论的模式,我觉得同样会失败。

事实上,并没有一个最佳的实践,但会有很多好的实践。推动所谓最佳模式背后的逻辑,是推动者认为自己已经知道什么是最好的,按照这一套去执行的话,一切都会好。这是一个错误的思维。不同文化、不同领域的机构都得找自己独特的东西,所以能力建设要关注的不是告诉你一个模式,而是提升机构内部的人解决自己问题的能力,来寻找一个适合他的方式、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告诉NGO可以参考哪些经验,国外的组织解决这类问题有什么样的经验,但最终不是给NGO什么办法,而且提升他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我几年前推动学习网络,是希望NGO在反思自己的经验中,产生不同的交流,让这样的交流产生知识、创造知识,而不是消耗知识。学习网络里的组织面对同样的问题,但不同的机构解决的措施却不一样。这才说明网络是成功的,因为目的就是让他们更自信地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