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慈善超市面临经营困境

  • 文章作者:康珊

打工者的探索

被官方背景的慈善超市视为鸡肋的二手衣物,民办的慈善商店却玩得风生水起。

北京朝阳区五环外的皮村,别有天地。这个外来务工人员的聚集点有自己的社区N GO、公益学校、艺术博物馆、青年艺术团,以及一家“同心互惠公益商店”。

这家公益商店虽不以“慈善超市”为名,但其“接收捐赠+二手销售”的经营方式却与欧美的慈善超市颇为相似。

同心商店主要业务是低价销售二手衣物。同心商店负责人王德志说,从2002年开始,就有来自北京不同高校的大学生社团定期在校内或社团与社团联合举行募捐活动,将募集的衣服通过打工青年艺术团送给当地的外来务工人员。

他们也样面临运费的困扰,但有意思的是,同心商店成立的初衷,正是为了创收以解决运费问题。

“2002年,拉一车回来就要100元钱左右,我们支付不起每次来回拉衣服的运输成本。”王德志说,“那时候还不知道什么是社会企业,就采用合作社的模式,号召大家把这些物资利用起来。”

2006年,第一家同心互惠公益商店在皮村成立。当地N G O组织“工友之家”聘请了几位外来打工的妇女对募集来的衣物整理、分拣,再分别贴上统一的同心互惠商店的标签以及笔注上价格。至于衣物的消毒,同心商店并未作太多考虑,募集回来的衣服在仓库中经过分拣,就会发往商店。

南都记者在现场看到,一件女式牛仔裤仅售7—8元,男式的厚棉袄和羽绒服的标价在30—45元之间。实惠的价格让同心商店备受外来务工人员的青睐。“我身上所有的衣服都在这买的。”在皮村电脑维修店工作的李娜说,她只花了50元就买到了包括外套、裤子、鞋在内的全套衣服,“这身衣服到打折的商店里买也要100—200元呢,同心商店让我省了好多钱。”

2012年同心商店已经在北京开设了12家分店,2011年,同心连锁商店的总营业额为60万,纯利润有10万元,并为10多位外来务工的工友提供了就业岗位。

王德志希望做得更好。“衣服还是太多,有些品相不好的不能挂出去卖。”他说,能上商店摊位的衣服数量有限,一些破损或者过于个性化的衣服依然只能成堆地塞进编织袋再贮存起来。对此,工友之家商量出了新对策:二次利用。

从2011年起,王德志就开始联系一些布料拼接的艺术家,让他们帮忙将一些品相不好的衣服通过裁剪、加工拼接后制成色彩斑斓、颇具艺术感的布料,再贩卖,或深加工成布包进行二次销售。

按王德志的预计,今年同心商店的营业额要达到100万元。他说,他梦想中的同心商店由摆满图书的书架和二次贩卖的衣服组成,工友们会在下班或休息的时候来商店里看书、聊天,有需要的人会可去选衣服。“我希望有一种门庭若市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