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慈善超市面临经营困境
- 文章作者:康珊
“盘活社会资源”
尽管长期处于“半死不活”的状态,受体制和机制的约束,困境中的官办慈善超市多数存在发展动力不足的问题,更遑论商业化发展。
若让热爱公益的志愿者来担任店长,能否给慈善超市发展注入新鲜的血液?广东省中山市就作出了“把志愿服务与慈善超市结合”的尝试。
中山市柏苑路84号,有一间干净雅致的商店,内有书籍、文具、毛公仔和手工艺品出售,如果不是门口“慈善爱心店”几个醒目的大字与无处不在的公益标语,外人或许会以为这里是一家精品店。
李思毅是爱心店的店长,她也是中山志愿者协会的专职秘书,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这位长发飘飘的女生总是在前台保持甜美的微笑。李思毅说,她从高中开始就跟着亲戚参加公益活动,大学期间更是热衷于策划公益活动,目前供职于爱心店,不时会走出街头组织义卖,她乐在其中。
这家慈善爱心店由中山市志愿者协会管理和运作,并在民政局注册了“民办非企业单位”。据中山市青志协(中山市义工联)副会长李晓鸣介绍,该爱心店在2007年成立之初便正按照“社会企业”的理念进行运营,只是国内目前还不能注册社会企业,为了获得独立的法人资格,才注册了“民非”。
2006年,时任中山市青志协会长的杜敏琪赴英国学习,他发现,英国许多民间慈善组织引入企业的运作模式,以“社会企业”的形式取得了可观的盈利,摆脱了对外界赞助的依赖。杜敏琪当时就想,能否学习英国慈善组织的模式,在中山也办一个“社会企业”?
杜敏琪创办慈善爱心店的想法得到了中山市政府与当地企业的支持。中山市政府把柏苑路84号的临街旺铺划拨给志愿者协会开办爱心店,当地两家鞋业企业为其提供了28万元的启动资金,一种集货品销售、接受捐赠、志愿服务等多元化公益服务于一身的慈善爱心店在中山发芽了。
目前,慈善爱心店在全中山已有12家,采取“半市场化运作”的模式,在供货端除了批发采购还接受热心公益的企业与个人捐赠;在销售端按市面价销售产品。同时,慈善爱心店还自行开发各类志愿文化产品,不定期组织义卖,募款创收。去年,位于东区柏苑路的总店约有5万元的纯利润,留下小部分备用资金,其余全数用于长期资助当地社区47户困难家庭。
不过,盈利的背后,必须要看到的是政府的隐性投入。比如同地段的铺面,一年的租金亦不菲,而爱心店并无此块开支。
中山市同时存在依托民政部门在镇区开设的慈善超市,中山市慈善超市分布在24个镇区,主要职能是向民政贫困对象派发粮食和日用品。事情不多,大部分慈善超市仅在周一开门营业。当地政府已有意将爱心店与慈善超市融合,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目前的情况,差强人意吧。”李晓鸣说,展望未来,中山的慈善爱心店不拒绝任何的变革方式,“一个确定的目标是,我们要希望更多整合社会资源。”
值得注意的是,中山爱心店所希望整合的资源,指的是资金等易于流转的资源,至于市民最常捐赠的旧衣物等物资,组织者并不太感兴趣。当地一位官员说:“政府做事会比较谨慎,旧衣物涉及到卫生问题,消毒、运费加起来要花很多钱。”
不少爱心店的员工在发愁,他们收到了一大堆二手衣物的捐赠,但“上头不给卖”,只能装在箱子里,束之高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