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慈善超市面临经营困境
- 文章作者:康珊
慈善超市前生
慈善超市是个舶来品。
1902年,美国慈善机构借助超市的运作方式,建立了一个新型的慈善运作实体———“G oodW ill”,它以社会企业的方式运营,主要业务是接受、处理、销售市民们捐赠的旧物,并把赚得的钱用于资助弱势群体。后来,人们把这种接受捐赠,并把利润用于公益的商店成为“慈善超市”。
这种经营模式在欧美很受欢迎,G oodW ill在37个国家中拥有会员,2003年,凭借其近2000家商店创造的销售收入,它还一跃进入了美国15家顶级折扣零售商的行列。
也许是受到了大洋彼岸的启发,2003年5月,中国首家慈善超市出现在上海市镇宁路405弄里,这家“超市”兼具募捐、帮困、变现功能,店里的服装、文具、皮具、工艺品等捐赠物资,向市民公开出售,标价低于市价。同时,此处承担为当地贫困户发放物资,和接受市民捐赠的任务。
与美国G oodW ill不同,上海市镇宁路的慈善超市依托于上海慈善基金会捐赠救助物资服务中心。当时,该捐赠中心所收到的捐物价值突破了4000万元,开设慈善超市,意在将一部分捐赠物资快速变现。
这种将捐赠物变现的模式在当时一度受到质疑,时任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副秘书长的马仲器解释说,仓库里的捐赠品要物尽其用,通过慈善超市,在变现的过程中实现两次助困。首先,低收入者买到了超低价必需品;同时,变现的钱又可有效帮助更困难的家庭。
尽管也有争议,但慈善超市在进入中国后还是赢得了坊间的一片赞誉。在上海镇宁路的慈善超市初开之时,门庭若市,不少社会名流到场捐赠以表支持,当地媒体更是为之送上了“价廉物美爱心浓”的好评。
2004年,国家民政部连续发出两个通知,要求有条件的大中城市建立并积极推广面向社会困难群众的“慈善超市”。自那年起,慈善超市就在中国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慈善超市是从民政部下属的捐赠中心发展起来的。”王振耀回忆道,“慈善超市卡原来就是捐赠中心的取货凭证。”
对捐赠部门的依赖,为日后慈善超市的凋零埋下了伏笔。不少地方经历了“慈善超市遍地开花,随后次第凋零”的尴尬。比如山东济南,在最鼎盛的时候,市内慈善超市数量达到了36家,但如今仅剩15家,有21家先后被关闭。
济南市慈善总会办公室副主任董广坤说,一开始,市民、企业的捐助热情都很高,所以建设的慈善超市数量也多。但随着社会捐助高潮逐渐退去,市民和企业的日常捐赠也从“管涌”转入“细水长流”的阶段。部分慈善超市随即遭遇捐助物品少、助困范围小等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