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民间公益力量的组织化参与
- 文章作者:康珊
公安部治安管理局8月28日表示,自网民开展“随手拍解救乞讨儿童”以来,被拍的基本没有被拐儿童。公安部建议“随手拍”发起人谨慎从事,不能让无辜者心灵受伤。
一年有余,随手拍只剩余热,它从全民参与到归于平静,已证明了其低效,甚至可以说是破产:全民参与并没有带来相应的治理效果,相反,因为民间力量边界的逾越,以及技术本身的不足,反而留下了诸多症结,比如对儿童隐私权的侵犯,对部分无辜者的误伤,甚至恶化被拐儿童处境,等等。这或是发起者始料未及,但却说明从善心到善果的过渡,需要一套有效、精密的组织框架来运作,而非任其自由收放。
回顾这场解救运动,更像是一次快闪,它是全民的,却也是粗放、没有规则的。发起者于建嵘借微博平台,动员了大批社会力量,进而为搜罗信息打下基础。理论上,人多力量大,短时间内,微博平台也网罗了大量可疑照片,多数信息随后虽被证伪,但其中不乏有价值的。
网友拍照,微博作为中介平台传递信息,至于认领、打拐任务,就交给了丢失孩子的亲属、警方。简单的分工形态下,网友作为第一环,不会顾及信息真伪,只会遵照“可疑即拍”的原则,因而在可能命中的同时,也可能误伤无辜者,同时不会顾及被拍者隐私;至于微博平台,在不断更新发布中,旧信息被新信息覆盖,真伪难辨,海量信息形成堆积,哪些有价值,哪些没有价值,它无法验证。此外,完全公开照片,意味着潜在侵权,半公开,却又难以扩大信息传播度,此时它是矛盾的;而丢失孩子的亲属,他们首先得从海量信息中筛选,如果有可疑信息,得通过随手拍微博平台联系照片上传者,但上传者与官方微博之间,并无稳定、常态的通联,亲属与上传者想联系上都很困难,解救行动当初的确遇到了很多类似问题。
分工失准,无组织化,缺乏公益团体介入,随手拍能迅速动员的同时,却也埋下了低效的伏笔。随手拍的操作者,只是过渡力量,它作为中枢,需要一套衔接紧密的制度,将民间公益力量引导,并辅之以合理分工,以组织化方式运作。网友爆炸性地供给信息,但整个解救行动,没有完善的边界、规则,也未建立起对应的信息整合、处理机制。换言之,网友、官方平台、亲属、警方无法有效地衔接,民间力量做了大量散兵游勇式的无用功。
随手拍的兴起,可以说是民间公益力量的一次开闸放水;它日趋平静,又可以说是对于流水缺乏合理的分流机制。最终,民间力量被浪费,而随手拍则游走在拯救与侵权、高效动员与低效运作的两端,陷入两头受挫的尴尬。于建嵘曾反复强调,随手拍在打拐外,还有让儿童不再乞讨的任务。这其实侧面说明,连发起者本身都不清楚,来自公益力量应该引导至何方,以及如何运作。毕竟,缺乏了兜底和救济机制,减少行乞是随手拍所无法完成的任务。
当然,检视随手拍行动时,民间公益热情是不容否定的,它应该引起的思考是:在公益热情日渐高涨的社会,如何将民间积蓄的力量组织、整合,并通过高效、精密的运作系统为社会治理提供有益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