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称京港澳治水先应管好河
- 文章作者:康珊
“7·21”暴雨之夜,这里曾被倾泻而下的河水淹没,化身一片黄色的海洋。
京港澳高速出京方向17.5公里处正求解决之策,防范暴雨再袭,力保不再泡车,不再伤人。
很快,这里将安装积水监测设备,这双“眼睛”将第一时间传递桥下积水出现时间、深度等情况。有了这双“眼睛”,救援将更加迅速。
“眼”防不如治本。按照有关部门通报的原因,这里的汪洋是河水冲堤所致。“提高周边河流的防洪标准,加大河流的行洪能力,加高加固堤防,才是治理积水的核心。”专家说。
积水原因
河水倾泻而下冲向低洼处
23万立方米积水、3000立方米淤泥、127辆机动车,这是“7·21”暴雨后京港澳南岗洼铁路桥下水患情况。
7月24日11点50分,断路65个小时的京港澳高速双向恢复通车。
市政府副秘书长周正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积水路段的设计和整个排水系统,是“达到设计标准的”。在此后一天的“7·21”特大自然灾害情况通报会上,市交通委新闻发言人李晓松对积水原因做了系统分析。李晓松说,根据市水务局和气象局提供的资料,当天该地区降雨量达255毫米。京港澳长阳段处于南岗洼段,是该区域的最低洼处,又是两条河汇集前的三角区。降水不是很大的时候看不出影响。桥下的水泵站被淹没后断电停止工作,泵站站房也被水淹没。
李晓松说,根据公安笔录,桥下当时已有积水,有一些车辆已经熄火靠边,车主下来向前推车。“就在这个时候突然发现侧面突来大水,616路等公交车当时也行驶在这个路段,乘务员准备疏导乘客时,突然发现道路右侧已开始决堤,小芒河和小清河倾泻而下,水量大增。”
李晓松表示,从道路水力学来讲,这是“突发客水”,导致护坡被外来水冲破而出现险情。
应对之策
治理关键在于防止河水侵袭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水利部防洪抗旱减灾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程晓陶说,京港澳受淹路段长达1公里,主要是因为高速公路要和铁路相交,但是不能改变铁路的坡度,所以只能是高速公路下洼。而高速公路下洼,由于路上车速快,所以不可能像城里的立交桥那样下去就起来,所以这样的话,这个下洼的路段就比较长,积水的范围也就大。
“但是大家一定要注意到,这次造成这么大伤害的水,不单单是雨水。”程晓陶说,如果只是雨水的话,那就去考察它的泵站排水能力够不够,但实际情况不是的。京港澳长阳段受灾严重是因为河里的水泛滥了,河堤决堤了,最后大量的水涌入了这个下洼路段,它才能积那么多的水,才有那么快的涨速。
他表示,通常高速周边都有拦截系统,一般的雨水进不来,如果河里的水不泛滥,它的这个系统是可靠的。
“所以京港澳长阳段积水问题的核心,不在于路段怎么办,而是在于像京港澳这样的重要路段,如何提高周边河流的防洪标准。”程晓陶表示,应加大河流的行洪能力、下泄能力,加高加固堤防,从治河的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如果在这个地方能够把河流的堤防做到不决口,实际上就保护了这个路段。
清理河道
首先是清淤清障,提高排水能力,消除不利于地面径流向河流汇集的因素,减轻城市低洼地带的抽排压力。市委书记郭金龙曾告诉相关部门要加快推进泄洪道清理,决不能为了短期经济利益侵占河道、人为改道,一定要尊重自然规律。
加固围堤
对于排水困难的低地,还应该在周围修建或加固围堤,防止周边径流汇入。
加宽河道
加宽加深河道,让水快点流出该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