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细节让民间公益更美好

  • 文章作者:康珊

日前,国内首个民间发起地方性环保类公募基金会———深圳市红树林湿地保护基金会在深圳正式宣布成立。该基金会的发起人、理事、监事及捐赠人名单,几乎囊括了深圳尤其是企业界的诸多名流。而该基金会最引人注意的是其成为国内2500多个基金会中首次“公开推选市民理事和监事”的基金。

通过公开的方式推选市民理事和监事,不仅在形式上属于国内首次,而且其成立之后的日常运转状况,显然更具有观察与期待的价值。民间公益如何走得更远,社会赋予了它多于官方公益组织的额外厚望,包括日常的民主化管理,基金账目的透明与监督,以及戮力洗刷中国公益慈善此前在诸多公共事件与丑闻中的不堪。

此番红树林基金会的市民理事监事的公开招募,在深圳通过大众传媒的渠道进行了较为广泛的社会动员,在包括环保专家、学生、公司职员、N GO从业者、义工等不同社会角色的报名者中,最终通过网络投票和专家投票的方式推选出两名市民理事,一名市民监事。按照发起人之一陈劲松所言,“(当选理事)要参与每年的两次理事会,在会议上,理事要共同参与基金会年度目标的制定、如何实现公众教育和发动公众参与的使命等问题的探讨和决议,监事则需要监督”。而在其面向社会的承诺书中,该基金会的理事监事“不从基金会领取任何形式报酬、津贴、补助”。

增加公募基金会的公开性、透明性与社会参与性,红树林基金会的尝试远不止于此。此前该基金会还增选了著名预算专家吴君亮作为该组织监事。在其现有理事和监事名单中,除了长期热心公益环保的企业界人士,还有多位来自公益组织、社会团体、研究机构的理事、监事。事实上,作为专项开展城市环保公益活动的基金会,其对城市的社会参与和公民动员有着较为强烈的要求,而包括此番面向社会公开招募“市民理事和监事”的活动本身,首先就已经成为一次公民参与的宣传与推广活动。而在市民理事和监事正式选出之后,需要观察的则是这项据称“已引来民政部高度关注”的深圳公益创新,能否走得更稳当、更符合公众期待,并且开始为非政府组织的民主化管理、透明化运作积攒经验。

推选市民参与公益组织的日常事务决策与监督,从权限与程序上看,显然有别于此前曾有出现的、“市民监督员”、“社会监督委员”式样的官办公益组织内设职务。相较于后者,红树林基金会在尝试的,不仅是理事监事推选过程的公开与民主,而且也在于对市民理事与监事参与基金会日常运作的实质性赋权。采取公开的方式推选市民理事监事(而非此前一些行政色彩浓重的公益机构主观遴选、公布名单的思路),并让其真正履行理事与监事的权限,试图告别的,是开座谈会式、形式主义的市民监督,还给公益监督以尽可能清晰的本来面目。

深圳红树林基金会的多位发起人,包括王石、陈劲松等,均为阿拉善SEE生态协会的成员,而阿拉善协会这些年所进行的努力,除了沙漠环境治理,还有对社会组织的内部民主决策与运转模式的探索。在“为公益而共和”的愿景之下,非政府组织的民主化管理,从学习“如何开会”开始,从辩论、选举、表决等细节化的“企业家们的公共生活”出发,民主化的决策尝试、透明的账目公开,显然不独是个别社会组织应当予以潜心实践与探索的方面。红树林基金会引入市民理事监事,在经过了公开推选阶段、进入日常化运转之后,其需要在民主化的运作中真正发挥作用,不流于形式主义,保持其独立性与判断力。

民主的细节会让公益愈发美好,引入市民监事理事,红树林基金会所试图进行的,是有望为民间公益树立标杆的制度尝试,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但却是颇值得寄予期许,也希望有更多的社会组织能够效仿与跟进。因为不论是市民理事监事的介入,还是其他制度上的探索,目标皆在于“确保公众捐款得以善用,确保基金会信息的公开透明披露,落实公众的监督权利”,并于此基础上更好地让公益得以健康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