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善谷感动百家慈善公益组织
- 文章作者:康珊
一年前,我国一位著名慈善家参观吴忠红寺堡区弘德慈善园时,看着车辆扬起的沙尘和不见寸绿的荒凉,当场就给出定论说:“在这里搞慈善让残疾人就业,就是犯罪。”一年后,宽阔的6车道、齐全的水电设施、落地生根的14家公益企业和48亿元资金的投入,已使这里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7月6日至7日,面对黄河善谷一年来的变化,全国百家公益慈善组织负责人均表示,宁夏回族自治区颠覆了慈善固有的“化缘”模式,他们愿当说客,成为黄河善谷的一分子。
几十位残疾人在整洁的餐厅内等待就餐、住宿洗浴医务康复设备齐全……7月6日,走进红寺堡菊花台残疾人日间照料中心,看着政府耗资1500多万元,在偏僻的农村为当地残疾人打造“如此漂亮”的福利场所,中国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康明说:“没想到在经济欠发达的宁夏,政府还会下如此大的决心,为群众办这样的好事。”在弘德慈善园内,看着设备先进的纸板生产线和神马公司组装的无人直升机,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副秘书长李忠勤坦言:“从提出构想到现在的变化,没想到速度如此快。”在吴忠身障人远东创业街里,看着上百位残疾人在免房租里依靠自身能力勤劳致富,基金会负责人感慨道:“与捐款捐物相比,这让他们更自信更开心。”
“平时做慈善,宁可被动等待捐助或上门化缘,也不敢把慈善和产业、招商联系起来。”7月7日在吴忠召开的座谈会上,来自全国的近百家公益慈善组织代表坦言,黄河善谷的见闻,颠覆了慈善在他们心中固有的模式:宁夏在慈善与产业之间寻找到了一个平衡点,变输血为造血的慈善模式,在全国是第一家;投巨资为残疾谋福利、建创业街让残疾人致富、引资办园让困难群众就业、兴办养老城等举措,创新丰富了慈善载体。
政府“下血本”让利贴资引爱心企业入驻,从自治区到基层园区对于慈善的态度,一年来多家慈善园区的崛起……诸多慈善公益组织负责人说,无论在路上、车上,还是在宾馆休息、吃饭,甚至在观摩的时候,都有工作人员抱着早早准备好的慈善项目,冒着“吃闭门羹”的风险,多次找他们对接洽谈,两天考察的所见所闻,深深的触动了他们。他们表示,在全国,没有一个省区可以将慈善置于如此高度,对慈善如此渴望。鉴于宁夏在慈善方面的创新和起势,他们将向上级汇报,并动员说服各自联系的爱心企业,使助老、助残等更多慈善项目惠及宁夏困难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