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生源被投诉导致腹痛腹泻 曾经18次被曝光

  • 文章作者:huijun

3月6日,记者接到长沙市民陈小姐的投诉,陈小姐称“‘碧生源’忽悠人,我和朋友买了他们的产品,朋友喝了拉肚子,我喝了也出现肚子痛。”据悉,号称有诸多功效的“碧生源”因发布违规广告,已多达18次被工商行政主管部门曝光。专业医生则称,不是任何人的肠子都可以“洗澡”。
减肥茶广告

被投诉“忽悠人”

“给你的肠子洗洗澡吧!”一句耳熟能详的广告词,让“碧生源”常润茶家喻户晓。乘坐公交车,更可以看到海量的广告不断地向乘客进行“轰炸”,长沙市民陈小姐称自己就是一个受害者。

3月6日,家住长沙市开福区四方坪的陈小姐拨打本报热线,称“被‘碧生源’忽悠了。”陈小姐告诉记者,她在芙蓉广场附近的一家公司上班,每天乘坐115路公交车时,都可以看到海量的广告源源不断地播出。因春节期间不注意控制饮食,陈小姐半个月下来体重增加了5公斤,看了“碧生源”的广告,尤其是“不要太瘦哦”这句广告词打动了她。于是,陈小姐和朋友各买了一盒“碧生源”常润茶,没想到喝下去后,朋友开始拉起了肚子,她也出现肚子痛;过了两天,她再试了一次,还是肚子痛。陈小姐不敢再喝了,赶紧跑到诊所医治。诊所的医生怀疑她吃了不利于肠胃的东西。这让陈小姐很气愤:她无非是饮用了“碧生源”常润茶,这号称有诸多功效的产品尽是“忽悠人”。

18次被工商部门曝光

对于发布类似夸大功能的广告,国家相关行政管理部门理应进行曝光查处。

3月8日,记者通过查询各省市食品药品监督局网站,惊讶地获知:被消费者投诉的“碧生源”茶竟然是违规广告中的常客。(法制周报新闻热线:0731-84802117)早在2006年,北京澳特舒尔保健品开发有限公司的碧生源常润茶广告就被广东省药监局列入《2006年第一期违法保健食品广告公告》的名单中,违法的原因是“未经审批,擅自发布”。2007年第二三季度,碧生源常润茶又多次出现在北京、上海、辽宁、浙江等地药监部门发布的违规保健品广告名单中,原因有:未经审批擅自发布,夸大保健功能;擅自篡改审批内容,含有对保健食品功效的不科学断言……

2008年,北京市工商局公布的2007年度10大消费侵权案例中,北京澳特舒尔保健品开发有限公司更是因碧生源常润茶广告虚假宣传,被工商部门罚款7.3万元。

而据最近发布的《2009年违法保健食品广告公告》显示,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局针对广告中说的“喝了常润茶,口气清新了,色斑淡了,皱纹少了,腰身也变小了,不上火,不长痘,皮肤越来越好了”,判定该广告“夸大产品适应症、功能主治,或含有不科学地表示功效断言、保证”。这是2006年以来,对碧生源常润茶的第18次曝光。

能否“包治百病”?

3月6日,记者登录了“碧生源常润茶”的生产商——北京澳特舒尔保健品开发有限公司的网站,网站对常润茶的保健功能的宣传,还远远不止于“给肠子洗澡”、“不要太瘦”,堪称变得琳琅满目。而走进药店,“碧生源常润茶”、“碧生源减肥茶”等产品,被放于店门口最显著的位置。记者发现“碧生源常润茶”为卫生部批准的保健食品,产品包装上印有“卫食健字1997第602号”,保健功能为“改善胃肠道功能(润肠通便)”,在包装侧面印有老人、中年人、孩子的图片,上书“男女老少均可饮用”字样。包装背面的说明上,适宜人群一栏填写为“便秘者”,不适宜人群填“无”。

打开产品说明书,除了说明食用方法和食用量等基本信息外,并没有载明产品副作用和常见不良反应,只在注意事项中写明了“本品不能代替药品”。如此看来,该产品的保健功能只是改善胃肠道功能,润肠通便。

3月10日,记者拨打了北京澳特舒尔保健品开发有限公司的电话,该公司外联部的负责人袁先生表示,对于因“碧生源”发布违规广告被工商部门曝光18次这样的事情,他们公司从未听说过。同时袁经理说,“碧生源”产品生产许可证都是经过国家卫生部门批准的,“中间没有任何夸大的成分”。然而,对于“碧生源”适宜所有人群这一事,袁经理含糊的表示,“碧生源”有不同类型的产品,有些是适宜所有群体。

而此前媒体披露,北京澳特舒尔保健品开发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称腹痛、拉肚子属于正常反应,只需减少用量即可缓解。对于婴儿、孕妇是否都能服用,工作人员说:“虽然宣传上说任何人都可以喝,但我建议婴儿、孕妇还是不要喝,这些*质太敏感,毕竟该产品含有药物成分。”对于记者“为什么网站上宣传的这么多保健功能,产品说明书上都没写”的疑问,工作人员解释,网站上所说的这些功效其实产品本身都有,只是因为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只批准了“改善胃肠道功能(润肠通便)”一项,因此产品上只能写这一个。工作人员还让记者放心,常润茶的功效绝对没问题。

医生:不是任何人

肠子可以“洗澡”

通过查询,可以发现“碧生源常润茶”的主要原料成分,包括绿茶、土茯苓、沙参、淮山药、番泻叶、草决明等。从中医角度来说,绝大多数原料属于中药和中成药。

对此,浙江中医药大学副教授林坚介绍,“碧生源常润茶”中所含的番泻叶,实际上就是常见的“泻药”,其主治功能为“泻热行滞”,用于缓解热结积滞、便秘腹痛、水肿胀满等临床症状。但中医上对于番泻叶的用量,有着严格的控制,正常成年人一天的摄取量控制在1-2克左右,如果剂量过大,可能引起恶心、呕吐、腹痛等副作用。

而对于“男女老少均可饮用”这一说法,林坚给予了反驳。他认为,服用保健品必须因人而异,同一种产品并不适合每个人。“如果因为偶尔吃东西上火,导致便秘,这就好比是马桶临时堵塞了,用‘常润茶’做临时疏通,效果还是可以的。”

[维权支招]

识别保健品教您几招

保健食品是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的食品。在购买保健食品时要特别注意认清是否为卫生部批准的产品和功能,是否具有批准文号和卫生部保健食品标志,保健食品不能宣传或暗示具有对具体疾病的预防或治疗作用。那些宣传具有保健作用,但没有卫生部批准文号的产品,其安全性和保健功能不能得到保障。消费者要不断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切勿上当受骗。

记者了解到,目前保健品假冒药品主要是通过在产品名称、外包装、功能和广告宣传上做文章,消费者需要小心辨别。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有关负责人表示,要防止保健品冒充药品的情况出现,其实保健品和药品有很大的区别,假冒药品的保健品通常是在产品名称上做文章。从名称上暗示对某种疾病有独特的疗效,如“耳贴灵”、“骨质增生一贴灵”、“脚癣一次净”、“菌必净”等。还有,名称高度仿药品,如“慢炎舒柠”、“慢咽舒宁”(仿国药准字“慢严舒柠”)、“甘草片”(仿复方甘草片)、“双黄莲口服液”(仿双黄连口服液)、“666皮炎平”(仿999皮炎平)等。还有一些直接用药品名称来命名,如使用已有药品名称“川贝枇杷膏”、“妇科千金胶囊”等,消费者选择这些产品时一定要看清楚是药品还是保健品。

大型连锁药店的李药师介绍,一些假冒药品的保健品在外包装上也会做文章。它们普遍仿造药品包装的图案、风格;标示有药品特有的标志,如药典中收录的主要成分、OTC标志、外用药标志等;在包装、标签、说明书上标示“药”、“纯中药”“藏药”等字样。还有在生产企业名称上做文章,多仿药品生产企业名称,且有的产品确为药品生产企业生产的。常见的有医药生物公司、药业公司、制药公司、生物制品公司、保健品公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