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所谓“临终关怀”,到底怎么关怀?
2016-04-05来源:寻医问药网作者:罗德芳
|
|

  “千古艰难惟一死”,死亡无疑是令人恐惧的,当突然被告知人生即将到“终点站”,很多人心理上都接受不了。且伴随着机体的衰竭,临终老人难免病痛缠身,这更加深了死亡的灰暗。然而,死亡的课题无法逃避只得面对,如何让最后的日子少一点痛苦、多一点尊严?“临终关怀”就此应运而生。

  临终的概念是各种疾病终末期,疾病治疗无效,机体日益衰竭,即进入临终阶段。北京老年医院临终关怀病房主任姜宏宁表示,因疾病不同,临终过程的时间不尽相同。在美国,临终关怀的对象是预计生存期不超过2-6个月的终末期患者,我国一般将临终限定为预计生存期不超过2-3个月。

  随着老龄化的加深,临终关怀更多被提及,但究竟该怎么去“关怀”呢?姜宏宁说,临终关怀患者中60%是癌症患者,临终老人往往面临身、心、灵的多重折磨,照护以缓解症状、提升生活中质量的姑息治疗为原则,并进行必要的死亡教育和善后关怀,需要多学科团队的整合管理。

  临终治疗重生存质量,姑息≠消极不治

  机体的疾病会严重影响临终老人的生活质量,尤其晚期肿瘤患者,需要承受诸如疼痛、吞咽困难、恶心呕吐、呼吸困难、尿潴留和尿失禁、运动障碍、睡眠障碍等等症状。加之现代治疗手段(手术、放/化疗等)以杀死肿瘤细胞为诉求,也会带来一些*的痛苦。

  “对于临终老人,不再建议针对疾病本身寻求根治,重点关注缓解症状,进行舒缓治疗,也就是姑息治疗。”姜宏宁说,临终姑息治疗可以接受死亡,但要提升生存的质量。

  现实中人们常常误解姑息治疗,把它当作贬义词,认为姑息就是消极、保守。姜宏宁表示,医学中的姑息实际是一种积极的治疗手段。

  “姑息关怀不是等死不治,而是更积极地参与晚期疾患的整体治疗,不仅包含传统西医的姑息性手术、姑息性放(化)疗,还包含无创和微创的理化治疗和介入治疗以及中医药及生物治疗,更包含躯体康复治疗、心理治疗、营养支持治疗等。”

  姜宏宁说,姑息治疗不仅涉及缓解疼痛,而且涉及对患者及其家庭给予精神和社会心理支持。其特点是:1.以病人为中心的关怀,而不是以疾病为焦点;2.接受死亡,但也要提升生存的质量。3.病人和照护者是合作关系;4.关心缓解症状和舒服的治疗,而不是根治。

  姑息治疗的对象主要是终末期患者,主要包括晚期肿瘤患者和一些存在疾病进展、器官衰竭且目前医学尚无有效治疗手段的非肿瘤患者。而一些慢性疾病患者虽然存在生活不能自理,如无法进食,需要长期鼻饲、留置尿管等医学照料,但因为没有严重的脏器功能障碍或严重的并发症,预计生存期较长,此类患者需要长期照护,而非姑息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姑息治疗虽贯穿了临终关怀的全过程,但并不是说患者只有到了终末期才开始姑息治疗。姜宏宁说,其实在疾病确诊的早期,姑息治疗就应该开始,只是随着病情变化,姑息治疗的侧重点也随之改变。例如对于肿瘤患者,根据肿瘤病变的演变,姑息治疗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抗癌治疗与姑息治疗相结合,对象为可能根治的癌症患者;姑息治疗主要是缓解癌症及抗癌治疗所致的症状,对症支持治疗,保障治疗期间的生活质量。

  第二阶段:当抗癌治疗可能不再获益时,以姑息治疗为主,对象为无法根治的晚期癌症患者;姑息治疗主要是缓解症状,减轻痛苦,改善生活质量。

  第三阶段:为预期生存时间仅几天至几周的终末期肿瘤患方提供临终关怀治疗、善终服务、沮丧支持。

  就目前而言,姑息治疗的主阵地在临终关怀机构,包括宁养院、社区临终关怀家庭病床、临终关怀医院、综合医院临终关怀病房等。机构以社会福利及民营为主体,具有临终关怀病房的综合性医院只在个别城市的个别医院才拥有,数目甚少。姜宏宁为此也建议政府加大投入,社会能更多关注晚期患者的治疗问题。

  关注心理诉求,做好死亡教育

  即是临终关怀,不可能避免地会涉及到死亡的话题,但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死是令人忌讳的,说出来有“诅咒”他人的嫌疑。很多临终老人难以接受死亡的事实,就采取回避的心态,一般可能经历现四个阶段的心理改变:

  1.否认期:认为自己的病是检查错误,医生失误,往往要求进一步检查或更换医生、医院;

  2.愤怒期:明确死亡即将到来时,出现压抑、忧愁,终日愁眉不展或者焦虑、愤怒,认为对自己不公,可能会仇视家人及周围人;

  3.抑郁或绝望期:临终老人变得冷静,进入既绝望又希望出现奇迹的矛盾心理,有人也会出现轻生念头,希望摆脱痛苦,减少家属的各种负担;

  4.接受期:在没有希望时,出现悲伤、抑郁,最后万念俱灰,平静地或不平静地接受死亡这一事实。

  “根据老人自身的经济状况、受教育水平、信仰、生活经历等不同,个体心理变化会有很大差异,各阶段可能也没有明显的界限,甚至会重叠、反复出现。”姜宏宁说,甚少有人能真正积极面对死亡,鉴于此,不少患者家属也选择向老人隐瞒实情。

  但姜宏宁并不支持这么做,“老人在临终前,家属应告知老人实情,让老人有时间去面对即将离世,理智看待疾病和死亡。只有理智面对死亡,才能在有限的时间里认真思考,进而安排自己的相关事宜。”姜宏宁说,有生就有死,要正确认识、看待死亡,对老年人及其家属进行死亡教育是必然的选择。

  他认为,做好死亡教育,不仅能够降低老人对死亡的恐惧,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死亡,更好地规划人生最后一段时光,不留遗憾;而且认识死亡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和尊重生命,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消除不良的作息、饮食、运动等习惯,乐死更乐生。

  当老人最终走向生命终点,还面临着送别关怀,包括做好遗体清理、衣物穿戴,《医学死亡证明书》开具及涉及器官捐献的处理。在老人临终阶段和送别后一段时间,还应重视亲友的心理、精神状态,做好心理疏导,有助于他们早日从亲人离去的悲痛中解脱出来。

  专家简介:

  姜宏宁:主任医师,北京老年医院临终关怀病房主任。“中国生命关怀协会”理事,参加工作20年,从事肿瘤专业并逐渐转向疾病晚期及老年疾患的系统诊治,于2010年重点开展临终患者的舒缓治疗。擅长老年肿瘤疾患的诊治,各类疾病晚期及临终阶段的舒缓治疗。

本文系寻医问药网(www.xywy.com)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医院
专访
“生育和前列腺癌根治术是不可调和的矛盾,要根除前列腺癌,是要......详细
不少医生从医的初衷是源于对亲人疾病的感同身受,形成了最初对医......详细
专题
“2015清华大学精准医学论坛”于4月21日举办,精准医学是对现有......详细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副校长薛其坤出席“2015清华大学精准医......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