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一个中医师眼中的“黄色”
2016-02-01来源:寻医问药网作者:罗德芳
|
|

  *为啥不能“涉黄”?一个中医师眼中的“黄色”

  黄色,在中国古代是皇家专用的高贵色彩,普通人绝不可僭越。后来却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变作贬义,代指情色或事情不成功。日前,曾经风头无二的互联网直播平台快播就因“涉黄”受审。

  不管衍生意义如何演变,快播“黄或不黄”,小编觉得“黄色”本身并无罪,相反其给人轻快、充满希望和活力的感觉。然而,在一位中医师眼中,“黄色”却不“讨喜”,“天黄有雨,人黄有病”,*“涉黄”更是要不得的!

  “青赤黄白黑,是为五色,五色归属*五脏,反应五脏功能。黄色,在五脏为脾,反应的疾病性质为热。因此,*某些部位发黄,如皮肤、舌苔、排泄物等呈黄色,可能是疾病的征兆,是身体亮起了‘黄灯’,给人健康警示。”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熊露接受寻医问药网编辑采访时表示。

  皮肤之“黄”,脾虚VS肝胆疾病

  我国多数民族属于黄色人种,正常人的面色应该是微黄,略带红润,稍有光泽,即所谓“红黄隐隐,明润含蓄”。熊露告诉小编,肌肤颜色过于明黄鲜明则是不健康的。

  《中医诊断学》上认为,黄色主脾虚、湿病。病人面色发黄,多由脾虚机体失养,或湿邪内蕴、脾失运化所致。熊露介绍,一般情况下,颜面皮肤黄色鲜明属于湿热;黄色晦暗多属于寒湿;面色萎黄,多为心脾虚弱、营血不足;面黄浮肿为脾虚有湿。

  如果全身都发黄,则可能是黄疸病: 面、目、皮肤、爪甲、小便俱黄,多因外感湿热、疫毒,内伤酒食,血瘀气滞等所致。其中面色鲜明如橘皮色者,属阳黄,乃湿热为患,因湿热蕴蒸,胆汁外溢肌肤所致;面色晦暗如烟薰色者,属阴黄,乃寒湿为患,因寒湿阻遏,胆汁外溢肌肤所致。

  在现代临床学上,所谓的“黄疸病”其实为众多肝胆疾病的反应,“如黄疸性肝炎、急慢性肝损伤、急慢性胆道疾病、胰腺及十二指肠急慢性炎症或占位性病变,包括胰腺、十二指肠或肝胆恶性肿瘤,都会影响胆汁排泄,导致病理性黄疸,肌肤上就会有‘黄色警报’。”熊露说。

  但并不是说肌肤黄就一定是有病,黄色面相也分为病理性和生理性的。熊露强调,新生儿黄疸或过食核黄素(猪肝、鸡肝、鹌鹑蛋、菠菜等含量较高)、胡萝卜素(胡萝卜、西兰花、菠菜、甘薯、芒果等颜色强烈的蔬果含量高)等导致的黄疸,就属于生理性问题,短期对身体并没有影响。但如果长时间不消散,也要警惕出现肝胆性病理变化。

  《素问·脉要精微论》中认为:“黄欲如罗裹雄黄,不欲如黄土。”虽然我们是黄种人,但这种健康的黄皮肤,不能像黄土那般干燥的黄,而是要像薄薄的绸缎裹着雄黄、白里透黄。所以,“小黄人”再可爱也只是卡通,小伙伴们还得多关注健康,不做“小黄人”。

  舌之“黄”,上火or有病?

  中医诊病有一项重要议程——舌诊,正常舌象的主要特征是:舌体柔软灵活,舌色淡红明润,舌苔薄白均匀,苔质干湿适中,简称“淡红舌,薄白苔”。人患病后,舌质与舌苔则会发生变化,最显著的就是出现黄舌苔。

  “邪热薰灼于舌,故苔呈黄色。”熊露强调:“黄苔主热证、里证,舌苔出现不同程度的黄色则说明身体出现了热邪,也就是百姓常说的‘上火’。舌苔颜色越黄,那么说明体内的热气就越重。严重者会出现各种疾病。”

  从舌苔颜色来看,舌苔由白转黄,或呈黄白相兼,为外感表证化热入里、表里相兼的阶段。熊露介绍,《伤寒指掌》记载:“白苔主表,黄苔主里……但看舌苔带一分白,病亦带一份表,必纯黄无白,邪方离表入里。”即舌苔越黄,疾病愈发深入脏腑,病情愈重。

  具体而言,薄黄苔,提示热势轻浅,多见于风热表证,或风寒入里化热;苔淡黄而润滑多津,称为黄滑苔,多为阳虚寒湿的表现,或为气血亏虚,又受到湿热之邪所致;舌苔黄厚而腻,多为痰热、食积或湿热内蕴。

  一旦舌苔出现黄而干燥,舌背上有触之糙手的颗粒,称为黄糙苔;或苔黄、干涩,有裂纹如花瓣状,称为黄瓣苔;或黄黑相兼,如烧焦的锅巴,称为焦黄苔。“这些情况均提示里热极盛,是脏腑存在一定程度损伤的表现。”熊露表示。

  另外,黄苔的位置也反应了病邪的位置。一般舌尖苔黄,为热在上焦(一般指胃的上口到舌下这一部位,包括心肺);舌中苔黄,为热在胃肠;舌根苔黄,为热在下焦(指胃的下口到盆腔的部分,包括肾、小肠、大肠、膀胱等脏器);舌边苔黄,为肝胆有热。

  从现代医学的角度分析,黄色舌苔的出现,除了上火,还包括:临床上急性传染病,如重症肝炎、急性胆囊炎、胆石症等;消化道功能紊乱,慢性胃炎、溃疡病、慢性肝炎、结肠炎、习惯性便秘、消化不良等消化系统疾病。

  排出物之“黄”,外感湿热还是内积不化?

  望排出物亦是诊察病情的重要一环,包括观察病人的分泌物、排泄物等的形、色、质、量的变化,其中排出物“反色黄、质稠者”,多属实证、热证。

  黄痰:痰黄稠有块者,多属热痰,因邪热犯肺,煎津为痰,痰聚于肺所致。痰白清稀者,则多属寒痰,因寒邪阻肺,津凝不化,聚而为痰,或脾阳不足,湿聚成痰,上犯于肺所致。

  黄汗:是以汗出色黄、染衣着色为特征的一种病症。如果脱下衬衣,发现洁白的衣服上有黄色的汗渍,要大力清洗才可以洗干净,就是黄汗的表现之一。

  熊露说,黄汗病是正气不足于表、水气郁蒸所致。汗出引起表虚,湿邪趁机入侵,久之不去正气亏损,身体则更易受水湿侵袭。《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认为,湿气向下走会浸淫关节,则见腰髋弛痛、关节肿痛;湿热上冲,则见胸痛、胸闷、不能食、暮躁不得眠等。

  呕吐物:呕吐黄绿苦水,多属肝胆郁热或湿热。

  大便:正常的大便即为黄色,呈软圆柱状或条状。大便黄褐如糜而臭,多为湿热或暑湿伤及胃肠,大肠传导失常所致。

  小便:正常的小便色淡黄,清净而不浑浊。冬天汗少尿多,其色较清;夏日尿多汗少,其色较黄。如果出现小便短黄,病人多属实热证,因热盛伤津,或汗、吐、下利等伤津所致。

  小编归结起来就是,不管是面目皮肤、舌苔或是排泄物,*“涉黄”,是肝胆、消化道等疾病的警示,尤其是可能伴随一些临床症状,一定要警惕,重者甚至由肿瘤引起,还是及时就医,早诊早治为妙。(通讯员/侯道瑞 彭亚辉 熊健)

  专家简介:

  熊露:医学博士、博士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肿瘤专业委员会执行委员。卫生部第三批全国中医优秀中医临床人才,2015年度“人民好医生”。擅治肺癌、胃癌、恶性淋巴瘤、泌尿系统肿瘤、恶性胸腹水。提出中晚期肺癌的中医“络病学”机制,重视“肿瘤阴证”的辨治,在中晚期肿瘤癌性发热、癌性胸腹水,癌性疼痛的中医辨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

本文系寻医问药网(www.xywy.com)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医院
专访
“生育和前列腺癌根治术是不可调和的矛盾,要根除前列腺癌,是要......详细
不少医生从医的初衷是源于对亲人疾病的感同身受,形成了最初对医......详细
专题
“2015清华大学精准医学论坛”于4月21日举办,精准医学是对现有......详细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副校长薛其坤出席“2015清华大学精准医......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