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什么?怎么吃?从来都是一门“学问”。否则可能“祸从口入” 。
说起苏丹红、三氯氰胺,大家都知道。那你知道,有一种毒素被世界卫生组织划定为1类致癌物,其毒性是氰化钾的10倍,砒霜的68倍,是目前发现的稳定性最高的真菌毒素,一旦形成,很难去除,且它与肝癌的发病密切相关。它就是——黄曲霉素。
“黄曲霉素是黄曲霉菌产生的毒素,毒性极强,能引起人和动物的急性和慢性中毒。急性中毒主要表现为肝脏坏死出血,即中毒性肝炎。”北京地坛医院肝病中心肿瘤内科主任陈京龙教授说。
黄曲霉素被*吸收后会在肝脏代谢,但它的毒性会杀死大量的肝细胞导致肝损害,肝脏损害到了一定程度就会发展为肝硬化继而形成肝癌。20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在肝癌高发的广西扶绥县进行了连续3年的黄曲霉素与肝癌关系的生态学研究,也表明黄曲霉素B1摄入量与肝癌死亡率相关。
黄曲霉素诱发肝癌有这样一个过程:首先肝细胞出现水样变性,之后出现增生性嗜碱细胞。在此之后,出现有实质性细胞的结节再生,直至形成肝细胞癌。
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会接触到黄曲霉素?
黄曲霉素广泛存在于土壤当中,菌丝生长时产生毒素,孢子可扩散至空气中传播,在合适的条件下侵染合适的寄生体,产生黄曲霉毒素。
研究发现,黄曲霉素在天然食物中最常见于谷物、豆类以及坚果类食物中。比如玉米、花生,绿豆,大米等,这些食物中含有大量的淀粉,在潮湿、闷热的环境中容易产生霉变。长期食用霉变的食物就可能导致肝癌形成。
另外在粮油制品中,比如花生油、菜籽油、玉米油等,如果原料没有经过严格的筛选,使用了霉变的玉米、花生、菜籽等,也可能导致黄曲霉素感染。
研究证明:黄曲霉素在温度28-33℃、湿度80-90%的环境中很快就会分泌毒素。而且黄曲霉素性质稳定,不溶于水,在268°C的高温下才会分解,日常生活中远远达不到清除毒素的温度。我国是肝癌高发国,尤其是东南方沿海地区高发,主要就是因为沿海地区闷热潮湿的环境,是黄曲霉素生长的温床。
又该如何避免黄曲霉素的感染?
黄曲霉素污染大部分是由于储存不当引起。我们要把谷物,豆类食物存放在阴凉干燥、通风的地方。一旦发现有变色、变质的情况,要及时剔除。黄曲霉素味道发苦,如果在食用花生、瓜子等坚果类零食时,感觉味苦,一定要吐掉并及时漱口,并把剩余的零食丢掉。
购买坚果类零食时尽量购买小包装,密封保存;尽量购买正规厂家生产、包装完整的粮油;多食用一些蔬菜,富含硒和维生素B族的食物,可以阻断*吸收黄曲霉素。
虽然黄曲霉素容易引起肝脏损害,但也不要过于恐慌。只要在日常生活中多加注意就可以减少黄曲霉素摄入,从而避免因黄曲霉素引起的肝癌的发生。
指导专家:北京地坛医院肝病中心肿瘤内科主任陈京龙教授
陈京龙: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北京地坛医院肝病中心肿瘤内科主任。兼任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首都医科大学肿瘤学系委员。在地坛医院从事肿瘤微创、ICU、肝病及传染病的临床医疗工作。组织筹建了地坛医院肿瘤微创中心,开设了肿瘤内科病房。
注:本文部分内容摘自陈京龙教授个人主页http://z.xywy.com/doc/chenjinglong 编辑/王阳
本文系寻医问药网(www.xywy.com)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