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运院士:让大医院做预防不太现实
2015长城五洲心血管疾病会议的主题是“弥合裂痕,应对挑战”,如何使公共卫生、预防医学、临床医学,乃至康复医学从目前的脱节“裂痕”中摆脱出来,走向“弥合”,是与会专家学者共同关注的话题。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预防和康复是社会问题,而不是医疗问题。要抓好预防必须全民动员,打一场疾病预防的‘人民战争’。”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大学副校长、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心内科主任张运对寻医问药网编辑说。
张运院士接受寻医问药网采访
针对目前疾病预防与治疗之间存在“裂痕”,张运院士认为,这和我国国情有关。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会有很多地方跟不上发展的节奏;另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是,我国是人口大国,加之资源有限,在这样一个人口大国里,不仅仅医学发展会面临一些问题,其他方面也有可能发生脱节问题。
“现阶段,我们只能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一些‘全面开花’的、不治疗后果会很严重的疾病。”张运院士指出,“即便是严重疾病的诊疗,现阶段解决得也并不是很好。”据介绍,在齐鲁医院,几乎80%的心衰患者都是病情已经拖到很晚才入院治疗。同时,医疗资源的分配不均、分级诊疗体系尚未全面建立也导致患者都往大医院挤,不愿意去基层医院。
那可不可以让大医院大医生们分出一部分精力,投身疾病预防呢?张运院士也给出了自己的看法,资源分配不均、患者涌向大医院的后果是,医生们基本上每天十几个小时在医院摸爬滚打,甚至连吃饭睡觉的时间都没有。而且在大医院,医生不仅背负疾病诊疗任务,同时还承担着教学、科研的压力。真可谓分身乏术。
“我个人认为,指望大医院医生抓预防、康复相当困难。”张运院士说,“早期预防可以动员公共卫生的力量去抓,康复则可以交托给基层医院去做。如果花费大量资源给大医院抓预防康复,这不切实际。”
张运院士指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预防和康复不是医疗问题,而是社会问题,要动员各种力量、全民投身疾病预防和康复事业。
要抓好预防需要动员全民做好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工作,比如从孩子抓起、从重视营养工作入手,以及饮食行业的规范管理与发展等,“要全民动员,当成一场‘人民战争’来做”。
康复工作所覆盖的人群相对少些,但在目前市场经济环境下,由于盈利少而很难得到重视,而大量的患者出院后回归社会但仍需要康复治疗,“因此,这个事情要由党和国家来承担,把有康复需要的人群照顾和管理起来。”
不仅仅是疾病预防和康复问题,目前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以及特有的独生子女时代养老问题,让各级政府承受很大压力。“虽然这其中很多情况已经超出了医学家所能解决的范畴。但不管怎么说,重视和宣传疾病预防和康复理念,呼吁民众和政府的关注,这一定是对的。”
专家介绍:
张运: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心脏病学院院士(FACC),山东大学终身教授。现任山东大学副校长、医学院院长、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心内科主任,中华医学会超声医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动脉粥样硬化。
本文系寻医问药网(www.xywy.com)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