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保健产品的品牌口号——“年轻态,健康品”和产品一样,曾经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但是,随着现代人生活环境的变化,以及不良生活方式的养成,一些疾病反倒“年轻态”了!
“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已经呈现年轻化态势,我救治的最年轻的心脑血管病患者只有19岁。”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神经内科主治医师冯新红告诉寻医问药网编辑。面对如此严峻的现实,加强疾病的“防”与“治”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前期预防。
不想一次比一次重?重点在“防”
冯新红介绍,心脑血管病的发生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血管壁出现问题,即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管会沉积很多杂质或破裂;二是血液本身红细胞增多或者有高血脂、高血糖等问题;另外一个是血压不稳,忽高忽低都可能造成血栓的形成,从而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心脑血管病中,脑卒中以其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的特点,给患者及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损失和医疗负担。
据了解,脑卒中每复发一次,此后会比之前更严重。因此,冯新红表示,要做好疾病的预防工作首先应在“防”上下功夫。
冯新红介绍,脑卒中的预防有三级。一级预防针对从来都没有发生过卒中的人群,尤其是“三高”(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人群,要防止其发生;二级预防针对已经得过一次卒中的人群,目的在于避免再次复发;三级预防针对已经发生过多次卒中的患者,目的是为了减少致残率、改善生活质量。
“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要防患于未然,或者在疾病发生发展前期予以阻止。”冯新红说。对于高危人群的一二级预防措施,她建议:服用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进行抗血小板治疗;服用他汀类药物治疗高胆固醇;控制高血压;治疗心脏病;控制血糖血糖;戒烟戒酒;控制体重;体育锻炼等。
4.5小时!时间就是大脑
冯新红提醒: 肢体无力、麻木、讲话困难、黑曚、头晕恶心、耳鸣耳聋、意识不清、抽搐、行走不稳等情况,可能是脑血管疾病的危险信号!一旦发病就要及时就医。
有的人在发病后自己服用阿司匹林,冯新红说这是不科学的,有时甚至会给医生“帮倒忙”,正确的做法就是抢夺黄金治疗时间4.5小时,第一时间去医院。她强调:时间就是大脑!
同时,在治疗过程中,医患沟通是非常重要的。冯新红表示,医患之间的相互交流与信任是有效治疗的前提,患者应相信医生,遵从医嘱。
此外,对高血压患者来说,降压药一定要长期、规律服用,并定期检测血压,推荐选用半衰期超过24小时的降压药,避免血压波动。而对既往有过缺血性血管事件的患者,阿司匹林可使严重血管事件发生率降低25%左右;对已发生过中风事件的患者,应该终身服用抗血小板药物。
专家介绍:
冯新红: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神经内科主治医师,副教授。擅长脑血管病、周围神经病、神经变性病及神经电生理的临床应用。在神经肌肉病诊疗及肌电图的分析评定方面积累了较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于各种肌无力、肌萎缩及肢体麻木疼痛的诊治。
本文系寻医问药网(www.xywy.com)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