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人的眼睛比作照相机,那么我们的视网膜就是负责成像的底片。
“视网膜是接受光的最敏感部分,也是我们视觉的前沿,是视力成像的关键部位。但如果视网膜发生病变,如老年期视网膜黄斑区发生变性,就可能影响‘成像’了。”北京同仁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张永鹏告诉寻医问药网编辑,老年黄斑变性因属器质性病变,发病后难以恢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一旦发现,应趁早进行干预手段。
老年黄斑变性是与年龄增长相关的多因素复合作用的眼底病。因随年龄的增长患病率也会随之升高,又被称为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为黄斑区结构的衰老性改变,好发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
“老年黄斑变性通常为双眼发病,部分患者在患病初期也可能是单眼发病,加之可能不是主眼,自身不宜察觉。发病时间也并不能确定。”张永鹏说,年龄的增长是导致视力差的主因,但屈光不正也可能致病,需要尽早查明病因从而对症治疗。
AMD分为干性老年黄斑变性和湿性老年黄斑变性两种。随着病程的进展,看事物会发生变形、变暗、不完整、视野中央会出现黑/白影,张永鹏说,“这与老花眼的症状表现不同,老花眼的症状主要表现为看到的视物为一团或一片,凑近时会看不清。”
此外,视物模糊、眼前有遮挡等症状通常是老年黄斑病变性疾病早期,但也不绝对。张永鹏说,白内障和老花眼也有视物模糊的症状。老花眼主要表现为看近处的东西看不清,通过验光配镜可解决问题;轻度白内障通过观察,病情较重者通过手术治疗也可将视力恢复。
众所周知,白内障是目前我国致盲的首要原因,相比起来,一些人可能觉得老年黄斑变性并不那么可怕,实际上,若病情不断发展,黄斑部有渗出及出血,引起视网膜下出血及玻璃体积血,可导致视力中心及周边视力下降,甚至失明。
对于老年黄斑变性的治疗,尤其是湿性,趁早治疗为宜。一般建议在2周以内采取治疗。3个月以上或时间更长,治疗后的效果就不会很理想。
如何做到早诊早治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张永鹏表示,可先自行使用阿姆斯勒(Amsler)方格表检查,如发现视野有变化,可根据事物扭曲程度判断病情的发展程度。需强调的是,虽通过Amsler可自我监测,但仍不能代替专业医生的检查及诊断。
也可通过一些简单的方式:如看一面墙壁、一条直线,患病眼睛可见的直线是扭曲的;或看一个字,患病的眼睛看见的是否中间为断裂的等,来判定患病程度。
而在专业诊治方面,张永鹏说,对干性老年黄斑变性,目前没有较好的特效疗法,可从食物中摄取叶黄素和玉米黄素,有一定作用,如颜色鲜艳的彩椒、西兰、花菠菜、芥菜、生菜、冬瓜等。“但目前国际上通行的玻璃墙注药注射抗新生血管药物,可治疗湿性老年黄斑变性,然而价格较为昂贵。治疗疗程30天需要打3针,后观察患者给予下一步治疗方案,整体来说是一个长期治疗的过程,且需要长期随访”。
日常生活中,为降低眼疾的发病率,一方面要定期检查眼部情况,时间半年左右为宜。另外,张永鹏还给出了一些生活建议:
首先,要从关注眼表开始,不宜看电子产品、书报等时间过长,15分钟为宜,适当给予眼部休息,如眺望远处、眨眨眼睛。将干眼症、眼表问题预防好。
其次,糖尿病眼底病变发病率较高,在全球范围内,糖尿病眼病是50岁以下人群的首位致盲原因。因此,若患糖尿病10年以上,需定期检查眼底以明确是否发生改变,根据糖尿病分期进行相应治疗。
专家介绍:
本文系寻医问药网(www.xywy.com)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