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校园性侵事件不断发生,其中一次案件中,遭受侵犯的孩子竟然多达数十人。宁夏秀水梁村案件中,如果不是两女童吵架被家长觉察端倪,事情或许还会继续……
面对侵犯,孩子为什么对家长失声?
为什么受侵犯的孩子没有第一时间告诉家长?为什么孩子们对最亲密的人选择了沉默?
“孩子为什么没有告诉家长?这跟性侵实施者采用的方式方法有关。”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儿童心理卫生中心李雪医生在接受寻医问药网专访时说,“有些性侵实施者采用诱惑式,给孩子好吃的或好玩的东西,孩子在又对性侵的行为没有概念的情况下,可能就不会说。还有些性侵实施者采用言语或行为上的威胁,威胁孩子不能告诉家长,孩子就可能迫于威胁而不敢说。”
“孩子选择不告诉的家长的另一个原因则可能跟孩子自身有关。”李雪说,“第一是不了解相关的信息,不知道这是一种伤害行为,,也不知道该如何求助。有些性侵犯不一定是直接具有侵犯性的,比如语言或触摸,孩子可能不觉得这是一种伤害。甚至是对于一些严重的侵犯或虐待,许多孩子都意识不到这是一个问题,或者仅仅认识到这是一些不好的事情,而不知道如何处理,不知道该向谁求助。二是孩子担心受到家人的责备。孩子们会害怕说了以后爸爸妈妈认为是自己做错事,而被责备。在一些对孩子的管理方式比较简单粗暴的家庭,孩子更不愿意跟家长说这些事情。三是一些年龄稍大的孩子,在比较传统、保守社会文化氛围中,对自己的遭遇羞于启齿。”
得知真相,不要寄希望与孩子“无话不谈”
孩子的“不了解、担心、害羞”堵住了向家长张开的嘴。怎样才能让孩子对家长敞开心扉?李雪说:不要寄希望于孩子与自己无话不谈,家长需要在保证孩子安全感的前提下主动询问。
李雪强调了一个概念,许多家长希望与孩建立“无话不谈”的亲密关系,希望孩子在家长面前是没有任何秘密的“透明人”,其实是一不切实际的期待。之所以产生这样的想法是因为很多家长认为只有这样才是全面的和信任的关系。但实际上,不管从一般的人际关系上讲,还是亲子关系上讲,随着孩子年龄的成长,自我意识的发展,不可能与家长形成“透明”的、“无话不谈”的关系。
父母和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和信任关系重点不在于“无话不谈”的亲密程度,而是灵活有效的沟通方式。因而,在亲子关系当中,不要强求孩子什么都要告诉你。事实上,孩子上幼儿园之后就开始有自己的小秘密。当然父母要把握“秘密”内容,在一些无关重要的事情上,让孩子拥有一些自己的小秘密秘密应该是被允许、被鼓励的,有助于孩子独力处理事情,不依赖父母。但是要让孩子了解一些事情是不能保守秘密的,比如不能为坏人保守秘密,并且因该让孩子了解如何避免侵犯以及受到侵犯以后该如何处理,这些都不是应该保守的秘密。
如果已经发现了孩子的情绪和行为异常,面对孩子的沉默,家长该怎么询问才能得知真相?
李雪指出,如果孩子受到威胁,或者是跟家长关系不太好,询问时一定要保证他有足够的安全感。如果孩子抵触,就不要把孩子带到事发的环境中去,这样可能会给他带更多的伤害,也不要在孩子哭泣或情绪激动中时询问,太小的孩子往往在情绪激动时不会表达。而应该选择一个安全、安心的环境中,在孩子情绪比较稳定的时候用温和的态度去询问孩子。
如果家长真的问不出有效的信息,也没有机会求助专业人员的情况下,可仔细观察看孩子喜欢跟谁接触,找孩子比较信任、比较能接受的人来询问。
红线预防,安全教育第一位
李雪说,所有的伤害性事件事发后挽救起来都很困难,所以预防永远是第一位的。孩子的“不了解、担心、害羞”,事实上是安全教育防线的缺失。家庭教养方式简单粗暴,如存在家庭暴力,或是管教过于严厉、父母专断,或是过于忽视,特别是在留守儿童或父母双方或一方缺位的家庭,这样的孩子更容易受到侵犯。
在一项调查研究中发现,高达34.4%的家长从来没有与孩子明确交流过身体的隐私部位不能随便被人看和摸。高达69.6%的家长认识不到熟人也会对孩子进行侵犯,而这些性侵案件中却往往是熟人作案,甚至60-80%是亲戚、师生、邻居、同乡……
如果所有的家长在事发之前能认识到这些问题,可能很多侵犯的事件就不会发生,家长要在安全方面给予孩子更多的教育。李雪强调,做好更多的预防和安全方面的教育是第一位的。
在父母的教育教养方式上,李雪推荐能够为孩子设立“红线行为”准则的权威性教育方式。权威型家长会用灵活有弹性的方式处理孩子的困惑和问题。在某些方面给孩子足够的尊重与自主权,但在原则问题上给孩子适当的限制,即设立“红线行为”准则,比如:不能打人,不能做违反道德和原则的事情,不能替坏人保守秘密,内衣内裤所覆盖地方他人不能碰等等。
李雪强调,设立这些所谓的 “红线行为”或“原则性行为”非常必要,但在其他行为上不能要求孩子什么都听你的,什么都无话不谈。
最后,李雪医生再次强调,面对可能发生的性侵犯,安全教育永远是第一位的,要教会孩子在怎样的情况下去寻求帮助。面对被侵犯的孩子,家人也要从情感的角度给予关心和支持,不要责备。要认识到这件事情“不是孩子的错,而是孩子的伤”,尤其是对于小孩子,家长不要在孩子面前流露出过激的情绪和行为,以免给孩子带来更大的伤害。
专家介绍:
李雪:博士,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儿童心理卫生中心儿童病房主治医师,北京市孤独症儿童康复协会理事。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主要临床工作领域:各种儿童少年精神障碍的诊断和治疗,儿童孤独症的临床评估、行为干预,儿童行为治疗、心理治疗。
本文系寻医问药网(www.xywy.com)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