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钟:“满身功夫”也要修内在仁爱之心
“我们的住院患者增加20%、门诊量30%、收入10%,”企业家说。
“我们治愈了多少人,我们帮助了多少人,”院长们说。
“每每到总结大会时,便会有院长这样说,经全院职工不懈努力,我们医院的住院患者增加了20%,门诊患者增加了30%,收入增加了10%。这句话是否有问题?”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袁钟社长表示,“以上的话应该由企业家来说。作为医院院长,应该说:我们治愈了多少人,我们帮助了多少人。”
尊严感和神圣感是医生的价值观
“不知何时起,有些医生已经忘了什么是医院,这是价值观出了问题。一部分人为了赚钱当医生,这本身没有错,但如果只想赚钱,就不要当医生。”袁钟认为,这个社会比医生赚钱的工作有很多,房地产开发、开矿、做金融、搞IT……但只有两个行业既有钱又有尊严,那就是医生和教师。
维吾尔族人认为人去世了可以升天,但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升,必须经过集体讨论,只有医生和教师不用讨论,集体升天;在日本,只有医生和教师这两个职业被尊称为“先生”。
因此,袁钟认为,医生的内心应当有尊严感。尊严从何而来?患者找医生看病,把所有隐私告诉医生,把衣服脱光让医生检查,把不愿告诉家人的所有痛苦告诉医生,甚至把生命都交给医生……医生是一般人吗?
台湾的优秀医生代表柯文哲做了台北市市长,可见医生不仅是医生,还能是领袖;不仅是医技得人认可,人品也要得人认可。因此,袁钟认为,医生还应当有神圣感,不管在知识层面还是精神层面,医生都是最优秀的一群人,即使是村医,也是当地最优秀的人。
这些年,中国社会出了很多问题,远如马加爵、药家鑫,近如复旦大学医学院投毒杀害同学的林。林曾说:“我是一个‘空人’,没有价值观。”袁钟认为,这些年中国人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却忽略了精神财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爱国家、爱家庭、爱故乡、讲孝敬、讲勤俭、讲以德服人、讲天下为公、讲克己复礼、讲仁义礼智信、讲温良恭俭让……被忘记得差不多了。
同情心与仁爱心是医疗的起源
《非诚勿扰》节目的主持人孟非说,他的节目里相亲最成功的不是大陆男士,而是港台男士。为什么?因为对中华美德的沿袭与传承程度的不同。
有台湾朋友说,他们从小就读《论语》,可大陆的孩子们在干什么?北大某教授曾表示,这几年北大培养了很多“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什么叫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精致”是聪明,“利己”则是凡事以自我为中心。
袁钟认为,掌握了各种先进技术的专家们,拥有了满身功夫的学者们,都可以干两件事情,一是见义勇为,二是拦路抢劫。最终干了哪一件,要靠内心所信仰的文化来做选择。
“医生一定要有文化,”袁钟说,“郎景和院士曾说过,我们每周都应读一本专业外的书籍,提高内心文化程度。”虽然唱歌、看电影、购物都属于内心文化,但我们更需要的是读宗教、伦理等方面的书籍。读优秀的人写的书,达到高品质的精神生活。
什么叫医疗?医疗起源于同情心。因看到别人受苦受难心里难受,所以去帮他们,这叫医疗;什么叫医院?中世纪时,社会上有很多流浪的乞丐穷人,因此基督教会设立了专门的场所让他们缓解苦难,逐渐形成了医院。
曾经有这样一件事,同一时间在同一家医院,有两位患者因同一种疾病濒临死亡。一位患者是职工家属;另一位患者是基督教徒。两位患者去世后,为职工家属看病的医生被投诉了,而为基督教徒看病的医生被送了锦旗。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别?因为爱。基督教徒患者在面对死亡时,要求在医院与亲人一起做一次祷告,他的医生满足了他的请求,让他感受到了医生对患者的爱。
袁钟说,因为有爱才有了医疗和医院,如果爱的精神泯灭,不再是医疗,而是交易。
本文系寻医问药网(www.xywy.com)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