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14日蝉鸣的盛夏午后,伴随着邓丽君甜美的歌声,由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医务社会工作暨志愿服务工作部(以下简称“社工部”)主办的“乳腺癌术后患者音乐治疗服务”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科研教学楼三层多功能厅如期进行。对于“音乐治疗”这个词,在场的参与者感到既陌生又熟悉。大家熟悉的是音乐优美的旋律,但是我们陌生它是怎样影响我们的,带着这样的好奇与兴奋开始了这次奇妙的音乐旅程。
来自中央音乐学院音乐治疗专业毕业的音乐治疗师靳玮晔女士首先以“问候歌”的方式进行了开场破冰环节,她以此为基础,在接下来的活动中又以多种多样的方式向各位参与者展示着音乐治疗的魅力。
当现场响起邓丽君的歌声时,在场的参与者纷纷表达了喜爱之情。在演唱《小城故事》的时候,音乐治疗师将七彩的丝巾发到每个参与者手里,并邀请在场的所有人都可以从椅子上站起来,在活动区域随着音乐摆动,在一开始还有一些志愿者是拘束的,社工部的工作人员便上前主动邀请,在短短的半分钟之内,达到了几乎每个人都起身融入的状态。在丝巾的挥舞下,活动渐入佳境。当《甜蜜蜜》响起时,音乐治疗师教授大家如何用拍响身体的方式去表达音乐,两人为一小组的活动配搭,充分带动了整体的活跃性。为了让《又见炊烟》的表达更为进阶,音乐治疗师带领着全体参与者分成四组,让每组用不同的乐器和肢体语言表达其中的两句歌词,最后四组串在一起合力演唱了诗情画意的炊烟意境。
随后,音乐治疗师让每组为一个横边围成一个正方形,用更为活泼的音乐带领着大家跳了起来,在这一环节里,每一个小组都要设计自己的舞蹈动作也要学会跳其他小组的动作,因此大家积极踊跃地为自己所在的小组进行舞步设计、出谋划策,把整个音乐治疗会推向了高潮。在演唱的过程中大家或挥舞起手中的丝巾或边唱边跳,通过音乐放松心情的同时,也锻炼了身体。最后,音乐治疗师以“再见歌”的形式结束了整场音乐治疗活动,欢愉和满足的笑声充斥整场。
活动结束后,社工部副部长关婷老师首先向音乐治疗师的到来和在座各位乳腺癌术后患者的热情积极参与表示感谢,随后带领着大家进行了活动后感受分享。
术后患者们纷纷表示非常感谢医院社工部能够举办此次活动,让自己有更多的机会和其他的阳光爱心志愿者们相聚,通过参加此次音乐治疗会,自己也变得格外的开心,在放松心情的同时也使身体得到了锻炼。一位参与活动的术后患者更表示音乐治疗会的活动使自己先前烦闷的心情得到了缓解和放松,舒缓和释放了自己积存许久的压力。
此外,还有很多参与者认为,音乐治疗会是一个非常好的活动,通过这种形式的活动,增加了患者对社工部工作乃至对医院人文关怀工作的了解,为进一步改善医患关系搭建了良好的平台。在分享环节的最后,音乐治疗师以总结的方式向参与者讲解了“音乐治疗就是运用一切音乐活动的各种形式和各种手段,在临床上使人达到健康的目的”的观念。
此次活动的圆满顺利落幕不仅是离不开音乐治疗师的用心引领和乳腺癌术后患者的努力配合,也离不开社工部的前期组织筹备,早在上周,社工部就邀请音乐治疗师参与到了阳光爱心志愿者们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乳腺外科病房的服务活动中。
在服务的过程中,社工部的员工与音乐治疗师一起对住院病房的患者们和志愿者们进行细致的观察并进行了深度的交谈和必要的书面记录,在病房服务结束后,就音乐治疗会的相关内容进行了讨论。根据前期这些调查以及病房现场活动的观察和记录,对音乐治疗会的服务对象的需求进行了科学详细的评估,并在这个基础上讨论音乐治疗会的相关细节并做出修改,形成具有针对性的音乐治疗会的活动服务方案。
此次开创性的服务模式里,社工部既是主办者又是参与者,社工部和北大人民医院一起,一直发掘人的力量,在共生支持中创造再生力,迈向更高阶的医疗服务领域。
名词解释:
音乐治疗:音乐治疗1944年在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正式成为学科。经半个多世纪的发展,音乐治疗已成为一门成熟完整的边缘学科,已经确立的临床治疗方法多达上百种,并形成了众多的理论流派。 在美国有近80多所大学设有音乐治疗专业,培养学士,硕士和博士学生。目前美国有大约4000多个国家注册的音乐治疗师在精神病医院、综合医院、老年病医院、儿童医院、特殊教育学校和各种心理诊所工作。从上世纪70年来开始,音乐治疗传入亚洲。目前,在日本和台湾较大的医院都设有专门的音乐治疗师。
(作者/北大人民医院医务社会工作暨志愿服务工作部 姜元一 孟丹 特约编辑/汪铁铮)
本文系寻医问药网(www.xywy.com)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