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作为“糖尿病”大国,目前约有1.14亿糖尿病患者,排名世界第一。快速上升的发病率及患病人数使糖尿病成为我国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五驾马车”即饮食调整、合理运动、药物治疗、疾病监测及糖尿病自我管理教育是目前糖尿病综合防治的经典策略,其中合理运动是预防和控制糖尿病必不可少的措施。
但是你知道么,运动不当也会对糖尿病患者造成伤害的,如增加低血糖的发生率,加重糖代谢紊乱等。因此,糖尿病患者运动是有讲究的,一定要牢记“八项注意”。
八项注意之一:要注意的是运动方式。
病友们可在医生、护士的指导下选择运动方式,制定合理的运动方案。根据自己的年龄、身体情况和病情程度、爱好和环境等选择不同的运动,如步行、慢跑、游泳、骑自行车、跳绳等,但一定要遵守循序渐进、量力而行、持之以恒的总原则。
八项注意之二:要注意的是运动频率和每次运动持续的时间。
运动持续时间可从每次5分钟逐渐增加到30分钟,每周运动频率可从1次逐渐增加到5次。几个月后,运动时间每周至少达到150分钟,分5天进行,每次运动30分钟。如果病友认为时间很紧,每天不能抽出30分钟来进行运动,那么您可以利用几分钟的时间来进行活动,如看电视时的广告时间,等公交车的时间,您可以做一下伸腿、扩胸等简单的活动。有研究证实,即使进行少量的体力活动,如每天10分钟,也是对身体有益的。
八项注意之三:要注意的是运动强度。
运动强度因人而异,简单的计算方法就是用心率来衡量,运动时保持脉率(次/分钟)=170-年龄,这个运动强度就是最佳的运动强度。最佳运动强度时身体的感受是周身发热、出汗,但不是大汗淋漓;或气喘吁吁,但能说话、不能唱歌。我们来举个例子,以50岁的病友为例:运动时的最好保持脉率为170-50,等于120次/分,而50岁的肥胖患者可适当加大运动强度,运动时保持脉率为130次/分为宜。
八项注意之四:要注意的是运动的时机。
病友们在什么时候运动才是最佳的运动时机呢?最佳的运动时机就是从吃第一口饭算起,在饭后1小时左右开始运动,此时血糖较高,运动时不易发生低血糖。要注意运动时机要相对固定,如您习惯在早餐后,就尽量都在早餐后运动,如果习惯在晚餐后,就尽量都在晚餐后运动,要养成规律的运动习惯。
八项注意之五:要注意的是运动前。
使用胰岛素的病友要特别注意运动前将胰岛素注射在腹部,不应注射在大腿和上肢,避免肢体活动使胰岛素吸收加快,作用加强,而诱发低血糖。如果运动量较大时,可适当减少运动前的胰岛素尤其是短效胰岛素的剂量,避免低血糖的发生,也可以在运动前及运动中间适当进食;胰岛素泵使用者不宜做剧烈、幅度较大的运动,以免泵管脱出,较好的运动方式为散步和做四肢关节的轻柔动作。值得特别提醒的是使用胰岛素的病友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运动。
温馨提示:运动前一定选择环境好且安全的运动场地,穿宽松吸汗的棉线衣服、大小适中的鞋子和松口的棉线袜,天气不好时选择室内运动。
八项注意之六:要注意的是运动中。
运动中注意心率的变化和身体感受,如果感觉很吃力,可适当减轻运动强度;随身携带急救卡及糖块、饼干等,为防止发生意外及低血糖反应时及时处理;需热身5-10 分钟;天气炎热时,应及时补充水分,但不能一次性过多饮水;天气寒冷时要注意保暖。如果出现心慌、出虚汗等,可能是出现了低血糖现象,可立即服用随身携带的糖果;如果出现乏力、胸闷、憋气以及腿部不适,应立即停止运动,原地休息。如果以上症状休息后仍不缓解,应及时就医。
八项注意之七:要注意的是运动后。
运动后应注意监测一次运动后血糖,掌握运动强度和血糖变化,如果出现低血糖,可以适当降低运动强度;还要注意检查双脚,查看有无红肿、青紫、水疱、血泡和感染等,及时发现脚部的问题;注意运动后的感觉,如果出现持续性疲劳、运动当日失眠、运动后持续性关节酸痛等不适,则表示运动量过大,下次运动时要适当减少运动量。要注意在长时间大运动量的运动结束后也要适当增加饭量,如郊游和爬山后,因为这种运动后的降糖效应持续的时间较长。
八项注意之八:相关细节也重要。
运动通常会引起食欲增加,应保证热量摄入总原则的前提下合理安排饮食和运动;要注意结伴出行,病友们运动不当时可能会出现低血糖,要告知同伴低血糖的处理措施;要注意饮水,如果无法随身携带水,可在运动前喝一杯水,运动后再喝一杯;要告知家人运动地点,并随身携带病情卡和糖果;注意不要赤脚走“石子健康路”,容易将脚磨破。
总之,适当的体育锻炼能提高新陈代谢,降低血糖、血脂,并可增加*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对糖尿病患者十分有益,希望广大病友根据个体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坚持体育锻炼,持之以恒。积极预防(或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作者/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内分泌科 张小曼)
本文系寻医问药网(www.xywy.com)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