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性肾损害,简单说就是吃药后,由于药物的原因造成的肾损害。学术说法为“暴露于具有毒性或潜在毒性的药物以后,造成双肾或之一损害,出现尿检异常(表现为血尿、蛋白尿和管型尿)、肾脏病理结构异常(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水肿、坏死)和肾功能异常(血肌酐升高或肾小球滤过率降低)的疾病。”药物性肾损害是体现药物“双刃剑”特征的代表性事件之一。
那么,为什么会发生药物性肾损害?是因为,肾脏是很多药物的排泄器官,药物需要通过肾脏排泄出体外,如此一来,药物就要不可避免地与肾脏细胞发生交换和转运等一系列细胞活动。而肾脏细胞对于这些“外来之物”并不太熟悉,两者交流时就会发生不匹配的信息,影响肾脏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这就好像是在地铁出站口,很多首次乘坐地铁的乘客不会使用出站闸机,要么不会打卡,要么在错误的位置出站,导致大量乘客滞留在闸机前,就会影响地铁出站功能。根据学术界的说法,造成药物性肾损伤的原因主要分为3类,一是药物本身的毒性作用,二是药物作为抗原引起的超敏反应,三是药物影响肾脏正常血流量而造成损伤。
抗生素
抗生素在各类能够造成肾损伤的药物中排榜首,也就是说,由抗生素引起的肾损伤出现最为频繁。常见能够引起肾损伤的药物如下:
(1)头孢类抗生素:头孢拉定,头孢哌酮,头孢曲松,头孢呋辛等;
(2)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庆大霉素,阿米卡星,依替米星等;
(3)青霉素类:阿莫西林,氨苄青霉素,哌拉西林舒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等;
(4)大环内酯类:阿奇霉素等;
(5)其他:万古霉素,克林霉素,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等;
解热镇痛药
解热镇痛药即平时说的退烧药和止痛药,也属于经常引起肾损伤的一类药物。较常见引起肾损伤的药物包括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氨基比林等。
抗肿瘤药物
抗肿瘤药物也即化疗药物,也可引起肾损伤,常见的药品有鉑类烷化剂,环磷酰胺,甲氨蝶呤,丝裂霉素等。
部分中药
随着“马兜铃酸肾病”的曝光,中药安全性问题也越来越受到瞩目。一些中药诸如关木通、广防己、雷公藤、苍耳子等,也有可能引起肾损伤,在使用时需要谨慎考察用法用量,并定期监测。
药物性肾损伤是真实发生在身边的药物副作用之一,尤其当用量过大、疗程过长、老年人用药、联合用药等情况时,药物性肾损伤的发生概率会增加很多。所以,吃药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阅读说明书,注意药物的肾损害。(作者/北京世纪坛医院药剂科 金锐 特约主编/左彦)
本文系寻医问药网(www.xywy.com)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