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的老中医,在弟子出师的时候,会送给弟子两件礼物——一把雨伞和一盏灯笼。雨伞意在教育弟子,看病出诊要风雨无阻,只要病人有需要,无论雨雪风霜,即便下刀子,也要二话不说拔腿出诊;灯笼则是告诉弟子,看病不分白天黑夜,就算在深更半夜,只要有人求诊,医生就得应诊,点着灯笼也得去。
说这个故事的是一位“熊猫”、“泰斗”级的老中医,而这位老中医于8月22日离开了我们,他就是德高望重的首届国医大师、“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医针灸”代表性传承人、著名中医针灸学家、北京中医医院贺普仁教授。
提起贺普仁,很多老百姓一准会想到火针。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火针已经少有人用了,到了几近失传的地步。而面对疑难杂病,使用毫针往往效果不够理想。
对此,贺普仁寝食难安,他想起牛泽华老师曾经用过的火针,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探索,他创立了“病多气滞”的中医病机学说和“贺氏针灸三通法”学术体系。在理论研究、治疗方法及针具等多方面做出创新,挖掘出了火针,发明了贺氏火针针具,制定了国家标准火针技术操作规程。研制了贺氏针灸铜人。2001年,“贺氏针灸三通法”治疗中风病、颈椎病,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立为世界卫生组织“中医适宜诊疗技术研究”专项科研课题之一。“贺氏针灸三通法”不仅得到国内外针灸界的高度重视,而且也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现在,临床应用贺氏火针治疗内、外、妇、儿、五官、皮肤等科疑难病症近百种。
贺普仁一生博览群书,收藏有大量珍贵的针灸古籍,其中不乏善本、孤本,被誉为国内“针灸藏书第一家”。
30年前,贺普仁面对传统针灸学这一辉煌的医学财富,产生了整理一部古今针灸医学大集的夙愿。30年后的2012年8月31日,一部共计30个分册,约1000万字的官修针灸全书《中华针灸宝库贺普仁临床点评本》(明清卷)在当年北京国际书展上向国内外读者及出版商隆重推出。
《中华针灸宝库贺普仁临床点评本》(明清卷)经历13年的筹划等待,经过7年的编撰整理,汇集了业内顶尖中医针灸文献专家及近百位针灸临床专家担当顾问、副主编及编委。首次从临床实用的角度并经专家的权威点校,对明清针灸古籍进行全面点评分析。该书是我国有史以来的首部官修针灸全书,它的出版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代表了当代中国针灸学出版物的最高水平,被誉为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文化盛事。
斯人已逝,幽思长存。贺普仁用毕生践行着二个字——“普仁”。贺老,一路走好!(特约主编/北京中医医院 李学燕)
本文系寻医问药网(www.xywy.com)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