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上海中山医院华东地区率先完成心脏收缩调节器植入术
2015-06-04来源:寻医问药网作者:上海中山医院
|
|

  

  4月28日,上海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葛均波教授和心内科宿燕岗主任医师在华东地区率先完成了2例心脏收缩调节器(CCM)植入术。一例是国内首次为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D)植入术后无反应的心衰患者植入CCM;另一例是国内首次在埋藏式心脏自动除颤器(ICD)术后心衰患者中植入CCM。

  两位患者均有慢性心力衰竭,活动后胸闷气促,平时步行100米或爬一层楼即气喘不已,生活质量低下。45岁的徐先生,2年前已经进行过CRT-D植入术,但胸闷气促症状没有改善,复查心超心脏仍显著扩大,心脏功能跟术前一样低下,左室射血分数(EF值)只有16%(正常人为55%以上)。另一位35岁的樊先生,已经植入ICD,心脏功能仍很低下,EF值为26%。这两位患者都存在顽固性心衰,病情的反复让他们都身心备受煎熬。

  由于这两位患者已经在心脏左侧植入了CRT-D/ICD装置,所以CCM只能植入于右侧,而且两位患者的心脏都显著扩大并有明显的三尖瓣反流,这些都大大增加了手术难度。同时,由于要避免新植入的CCM导线与原植入导线之间的相互干扰,这对手术中和手术后器械的程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手术团队和国外CCM工程师的密切合作下,两台手术共耗时约2个半小时顺利完成。目前植入两位患者体内的CCM、ICD及CRT-D均工作正常,患者恢复良好,已经顺利出院。

  据悉,心力衰竭是多数心血管疾病的最终转归,病死率高、预后差、治疗棘手,在最佳药物治疗后仍有相当一部分患者无法得到改善。除了心脏移植、左室辅助泵等非药物治疗措施外,CRT-D曾被寄予厚望,但也仅约六分之一的心力衰竭患者从中获益。CCM是近几年来提出的新理念与新技术,该装置通过植入于右心室间隔部的两根心室导线和一根右心房导线,在心室一次正常除极(QRS波)后的有效不应期内发放具有一定能量的脉冲刺激,来达到改善心脏功能、治疗心力衰竭的目的。CCM主要适用于EF值<35%而不适合植入CRT-D或CRT-D术后无反应的慢性中重度心力衰竭患者,为更多心衰患者带来了希望。

医院
专访
“生育和前列腺癌根治术是不可调和的矛盾,要根除前列腺癌,是要......详细
不少医生从医的初衷是源于对亲人疾病的感同身受,形成了最初对医......详细
专题
“2015清华大学精准医学论坛”于4月21日举办,精准医学是对现有......详细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副校长薛其坤出席“2015清华大学精准医......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