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医学人文|医生的健康,就得医生自己管起来
2016-10-18来源:寻医问药网作者:李娟
|
|

  在搜索引擎中键入关键字“公务员/农民工/教师/白领+健康风险”搜索时,所得相关信息是海量的,随手点开第10页,依旧有不少围绕关键字的新闻报道、学术研究信息等。然而,当键入“医务人员/医生+健康风险”时,所得到的有效信息却少之又少,第3页就已经有不少毫无关联的信息乱入。

  长期以来,医务人员的健康状况较之其他的职业及行业人群,其被忽视程度可见一斑,甚至连医学界本身也对从业人员的健康状况不甚关注。可喜的是,在2016年10月13日开幕的第二十七届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暨长城五洲国际心血管病会议上,对医务人员健康状况及疾病风险的关注被提上日程,北京安贞医院体检中心胡荣主任就“医务人群中的心血管风险管理与探索”主题作了精彩演讲。

  现实——50岁以上已经“危”、50岁以下准备“危”

  在大多数人观念里,相比于普通老百姓,医生在防病治病方面一定是享有“近水楼台”的便利。自己懂医,知道如何生活;在医院上班,还用发愁看病的事儿?

  过去,医生在很多疾病上的发病风险的确是低过普通人群。历史上的一众名医,扁鹊、华佗、张仲景、李时珍都活过了70岁,这在古代已算是高寿中的高寿,而药王孙思邈更是在其众多生卒年版本中,都活过了120岁。

  可现实呢?胡荣介绍,2014年10月,55岁的积水潭医院烧伤科医生和48岁的同仁医院神经内科医生相继因心脏疾病突发意外离世。接着,某医院麻醉科医生,在上手术台前被发现在休息室脑干出血;32岁年轻医生大面积脑干出血而生活不能自理。此后,越来越多正值盛年的医务人员因心、脑等各种疾病突发致死致残的消息见诸媒体,让人扼腕叹息。

  “这些事件,对我们医院包括我自己来说,都是极大的震动。作为具有专业医学知识的人群,医务人员猝死的发生风险居然已经高于普通人群。”胡荣介绍,为了对医务人员心血管疾病发病现状有更多更深的了解,以便进行有效干预,安贞医院针对300多例年龄35-60岁的在职男性医务人员进行了一项调查。

  结果显示,男性医务人员在肥胖、血脂紊乱、缺乏运动等心血管危险因素方面的比例,明显高于同性别、同年龄段的北京居民平均水平。

  肥胖方面,居民发生率为21.70%,医生为26%;缺乏运动方面,居民为31.40%,医生为58.1%;而血脂紊乱方面,居民为42.40%,医生的比例则达到了惊人的69%。医生人群只在高血压(35.9%和33.%)和吸烟(53.90%和45.20%)方面略低于普通居民。

  该项调查还进一步将调查对象划分为50岁以上组和50岁以下组,并通过数据分析与对比发现,50岁以上组合并有3个及以上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比例明显高于50岁以下组。

  50岁以上医务人员大多都是医院及科室的骨干力量,他们常年处于高强度、高压力的工作状态中,无暇顾及自身健康。加之不规律的生活方式、对救死扶伤的渴望以及对职业成就的追求,包括日益恶化的医患关系、社会舆论压力等因素,都会对这部分医务人员的健康造成直接的负向影响。

  小编因为工作的关系,跟访过不少各科室医生,对此深有体会。虽说门诊时间从早上8点开始,但他们中有很多人习惯于提前半小时,甚至一小时就已经到岗开始准备;直至门诊结束,他们不敢吃东西、不敢喝水,尽量减少如厕时间;碰上患者过多或疑难病例,门诊时间拖到下午一两点钟也是常有的事,午餐自然是敷衍了事,甚至直接忽略掉。长此以往,医务人群健康何来保证?

  而在50岁以下组中,虽然吸烟比例稍低,但肥胖、脂肪肝以及缺乏运动的比例,并不比50岁以上组低,相反有增高的趋势。这也说明,一旦这批相对年轻的医务人员迈入50岁后,很可能成为风险更高的心血管疾病“后备军”。

  改善——放任则“每况愈下”、控制则“柳暗花明”

  为了改变现状,安贞医院开展了一项针对本院医务人员的“安心健康工程”,针对其不同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通过药物干预、生活方式干预、定期评估、随访监督等方式,借助手机APP等科学的管理系统进行风险控制,以期改善症状、降低发病率,也希望能够通过这项工程,对医务人员心血管疾病风险乃至全身健康管理进行一些有益的探索。

  胡荣主任介绍,这项工程完全按照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CP)的标准进行各项流程,并引入高科技含量软件及APP进行管理。

  比如招募前在各科室进行讲座动员,并完成包含生活方式、运动状况等在内的问卷调查;与企业合作,采用手机与身份证关联的方式,上传血压、血糖、运动等各项数据,并定期进行数据分析;聘请运动方面的专业教练进行科学培训管理;每月随访监督,并定期进行点评和评比,让管理对象从被动到主动接受各项指标管理。

  那么效果如何?经过一段时间的科学控制与管理,入组时血压增高的75人中,有69人已明显改善,比例达92%,可以说血压控制是比较理想的。但目前,体重、血脂、尿酸还不太理想,这也是未来要努力完成的目标和任务。

  “心血管疾病防治事业需要全社会、各层面共同协作。往上需要各级政府的支持,往下则需要广大社区医生的团结合作。”胡荣主任强调,“这里所说的‘社区’,既包括自然社区(即常规的居民区),也包括功能社区(如白领人群、务工人群),医务人群就属于功能社区之一。防治策略,也既需要有针对全人群的管理策略,更需要有高危人群的针对性管理策略。”

  她指出,健康生活方式已被证实对降低心血管病乃至肿瘤的发生都十分有效,我们的健康管理也因此可以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控制这个抓手开始,帮助医务人员乃至普通大众培养健康生活方式,全面降低各类严重疾病的发病率,也希望通过实施“安心健康工程”这样的有益探索,未来能在心血管病、肿瘤等疾病防控上有更大作为。

  平日人们常说“医者不自医”,并不是说医生就真没办法给自己或家人看病。作为专业医生,给谁治病都是毫无问题的。小编觉得,“不自医”更多的原因恐怕是:

  1.医学非万能。“不自医”首先体现了医学的局限性,并不是所有疾病进了医院就能治好。即便是医生自己得了病,说句现实点的话,该死得死,该残也得残。

  2.术业有专攻。即便都是学医的,也分很多的专业领域,特定的疾病自然应当交给更专业的医生去治疗;

  3.“关心则乱”。医生也是人,一旦涉及自身或家人,定会掺杂更多的主观情感,而失去了往日为患者看病的理智与客观。与其“反受其乱”,不如交给别人“当断则断”;

  4.熟视无睹。不排除有一部分医生和家人总认为自己或家人懂医,有恃无恐而慢慢失去了警惕性,出现不适,总抱着“忍一忍”再说的态度,造成“打虎不成反被虎伤”的局面。

  如今,每当小编在媒体上看到“杀医伤医”或医生英年早逝的消息时,都会心头一紧。从专业上说,医生的培养周期无疑是各行各业里最长的。如果能够保持健康的身心状态,他们无疑能够创造更多的成果、取得更大的成就,然而突如其来的死亡让这些成为泡影,国家损失人才,患者更是失去得到好医生救治的机会。

  从情感上说,他们除了是医生,首先是父母的子女、子女的父母、配偶的爱人,一旦遭逢不幸,最痛心的莫过于家人。

  医生群体健康状况堪忧,可谓百害而无一利。一方面国家应当给予医生这个职业更多的支持和保护。另一方面,老百姓也应当给予医生更多的理解和信任。现实点说,连医生行业内都有不少人因急病而离开人世,且越来越年轻化,“医院包治百病”这样的观念早该改改了。

  但小编认为最重要的,莫过于医务人员、医学界对自身严峻健康状况的关注度提高,并力求缓解之、改善之。不管是医生还是老百姓,自己的健康就该自己管起来!

本文系寻医问药网(www.xywy.com)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医院
专访
“生育和前列腺癌根治术是不可调和的矛盾,要根除前列腺癌,是要......详细
不少医生从医的初衷是源于对亲人疾病的感同身受,形成了最初对医......详细
专题
“2015清华大学精准医学论坛”于4月21日举办,精准医学是对现有......详细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副校长薛其坤出席“2015清华大学精准医......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