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病人安心看病,让医生专心治病,是我们利用‘互联网+’改善并提升就医体验的核心目标。”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教授在出席8月24日由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等主办的“2015健康中国与中医药发展高峰论坛”时指出。他认为,当下互联网+、大数据、云、物联网等时髦概念席卷医疗行业,但如何落地?如何与中医药传统医学结合?如何助力公立医院优化流程等等问题,仍有待医疗界更多的思考、实践与验证。
事实上,北京中医医院已于2014年2月开通微信挂号服务,是北京市首家开通微信预约挂号登记的三甲医院。患者通过“北京中医医院”微信公众号即可获得在线医疗服务,预约成功后,患者可以清晰获知看病时间、就诊科室和专家姓名,以及就诊的时间段,相较此前,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患者的等候时间,在缓解医院拥挤的同时,也提升了患者的就医体验。
而这,恰恰也是刘清泉对“互联网+医院”的最早实践。“互联网+医院不是说对着手机就能看病了。就我们医院而言,门诊大厅就诊病人在逐渐减少,排队的人也在逐渐减少,因为他知道几点可以来看病,整个就诊的流程更加顺畅。流程的重构和优化,帮助医院医生更好地管理和服务于患者,大大提升医疗效率,都是互联网和信息化给我们带来的改变。”此外,刘清泉还强调,大数据反映更多的为共性问题,我们挖掘医疗大数据的目的和价值在于最终为广大百姓健康服务,但在这个过程中,既要注意共性的总结,更不能忽略了中医药的经验与个性优势。
“传承与创新”是中医药发展所面临的挑战。论坛主办方之一的康美药业董事长马兴田认为,“‘互联网+中医药’是中医药继承与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而全产业链则是‘互联网+中医药’发展的基石。”
国家卫计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出席论坛并指出,发展中医药服务“健康中国”建设,要抓住五个要点——即弘扬传播中医药健康文化、大力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加快研发中医药健康产品、探索创新中医药健康服务模式、积极推动中医药健康服务支撑体系建设。
他强调说,“中医药不仅是中国独特的卫生资源,也是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和重要的生态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中医药与现代科学理论、技术和方法渗透结合,能够为‘健康中国’目标的实现做出更大贡献。”
“要鼓励利用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提供在线预约诊疗、候诊提醒、划价缴费、诊疗报告查询、药品配送等便捷服务。积极推进智慧医疗,发展自动化、智能化的中医药健康信息服务”。王国强认为,“互联网+中医药”应多形式实践和发展。
本文系寻医问药网(www.xywy.com)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