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公立医疗机构资源、规模扩张成为一股热潮,全国各地很多地市级医院床位超过3000张,有的甚至超过5000张,极个别甚至达到8000-9000张床位,把自家医院建设成区域“医疗航母”成为不少医院管理者心中的蓝图、愿景。
床位数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真就能无限制地提升医院服务量?在“2015中国医院大会之北京医改专场”上,北京市卫生计生委副主任雷海潮对这个问题作出了回答——未必。
回顾过去10年全国医院规模统计情况,1-99张床位和100-499张床位的中小型医院数量没有明显增加,但是500-800张床位和800床位以上的医院数量增长非常快。
2015年3月,在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中,1500这个数字已经成为医院床位设置是否超标的分水岭。
雷海潮介绍,目前北京、上海等少数省区在控制医疗资源盲目扩张方面已经十分严格,但不少地方的公立医疗机构资源扩张的形势依然非常严峻。
这样的资源扩张状况是否理性?一组来自美国医疗界的数据很能说明问题。多年来,约翰·霍普金斯医院的床位数一直稳定在920-960之间,麻省总医院床位则稳定在890张。
雷海潮说:“最近我们也做了一项有关全国二三级医院规模报酬的分析,结果显示,79%的三级医院已经处在增加床位、增加人员、增加规模和资产不能相应比例地增加医疗服务量的状况,二级医院则更甚,比例达到89%。”说明医疗机构盲目扩张的投入和产出并不成正比。
那么问题来了。中国的特定社会环境及条件下,公立医院规模到底应当如何把控?在国家卫生计生委的帮助下进行的一项以三个省区为样本的相关研究结果显示:
东部三级综合医院适宜规模为:
由表可知,在省份B、T、G,三级综合医院最适宜的规模分别为1160、680、880,再增加床位、人员,也并不能相应地增加门诊和住院人数等服务量。
此外,研究结果还显示东部二级综合医院适宜规模为:
雷海潮指出,欧洲医疗界普遍认为,一家医院在200-620张床的区间时,医院的效率最高,这些都可以为我们的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2014年,我国总诊疗人次已达76亿,住院人次超过2亿,人均就诊次数和住院率都处在较高水平。大医院一直超负荷运转,分级诊疗体系又尚未建立,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限制公立医院规模扩张是否真的可行?
北京市卫生计生委主任方来英在论坛现场对寻医问药网编辑说,这是一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面对现状,我们更应当思考的是三点:
首先,医学是实践性科学,患者都往大医院跑,基层医疗机构没有足够的诊疗人群,长此以往势必会陷入恶性循环。
其次,目前建立科学就医体系的最大障碍是搞不清楚基层全科医疗和二三级医院专科医疗的领域区别。“全科医生干的活儿,专科医生干不了。全国知名的心脏病专家未必当得了社区医生。所以当务之急是培养一支全科医师队伍,让分级诊疗逐步建立起来。”方来英说。
最后,还应当思考目前这么大的就诊量真的正常吗?“世界上其他国家平均每人一年去几次医院,咱们老百姓一年去几次医院。值得深思!”方来英说。
在大会开幕式上,国家卫生计生委规划与信息司侯岩司长就明确指出,目前我国医疗资源配置面临的突出问题是,大医院长期处于“战时状态”,规模还不断扩张,基层医疗卫生资源却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十三五”期间,卫生事业的发展在经济社会新常态背景下,将不再仅仅依赖高投入,而是要更加突出体制机制改革,转变简单的规模扩张发展模式,立足体系优化和结构调整,以提高服务水平和效率。
所以,大医院不是不发展,而是要在宏观调控下适度有序的发展。最近国家卫计委已下发《关于超过1500张床公立医院的备案工作通知》,按照《规划纲要》的规定,到2020年千人床位数控制在6张左右。
那么今后,大医院盲目扩张的后果是什么?《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对超出规模标准的要采取措施逐步压缩,并选择部分单体规模过大的公立医院开展试点性拆分。
本文系寻医问药网(www.xywy.com)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