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十岁的老人,在腿脚不太方便的情况下,出院后还特地跑来医院,只为送一封感谢信。这样的医患情,在当下有点冰冷的医疗环境下,显得温暖又可贵。
写感谢信的主人公范奶奶,是北京地坛医院肝病三科副主任医师段英的一名老病人,因为肝硬化并发症反复多次住院。
范奶奶几年前查出肝硬化,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多种慢性病。她和老伴是空巢老人,两个儿子工作忙照顾不到,她腰腿也不好,看病都是老伴推着轮椅过来。住院期间,段英一直悉心照料,把本该子女干的活也干了,扶着上厕所,解决生活烦恼等,几乎是有求必应。
“去过那么多医院,他们的态度最好,来了之后我就‘赖’着不走了,在这儿住了两三年,就跟家一样。段大夫是我们全家人的主心骨,不是亲人胜似亲人。”范奶奶感动地说,所以她出院以后写了感谢信,要让更多病友知道,“这里的医生在不求回报的奉献,这里的患者在不断地延年益寿,这个医院是医患共同的家园”。
在范奶奶心里,段英就像自己的女儿一样,会经常给她打电话,连见到孙女都给她发来照片分享喜悦。
“患者特别依赖段大夫,去了就拉着她的手,可亲了。”段英的同事、主任医师王笑梅说,段英对病人非常好,不完全是作为医者在尽义务,是真的带着感情在关怀,是临床医生的典型缩影。
“几乎全科的大夫都管过她,大家也都是这么做的。”对段英来说,关心范奶奶只是日常中的平常,爱护患者就像一种本能反应。
“患者充分信任她,每次都说,你说的我就相信。我很赞赏这样的医患关系,他们之间有稳固的联系,对治疗会更好。”王笑梅说,患者的信任不是轻易取得的,他们往往开始会质疑,会一直在心里做评判,毕竟是把性命交给了你。
但段英“闯过关了”,背后付出的心血不会只是“平常”。
众所周知,肝病患者的药物治疗只是一方面,生活关照很重要。
段英所在科室的慢性肝病患者尤其多,心理问题很大,一是接受不了患病的事实,不肯配合治疗;另外,患病后需要终生服药,患者很抵触,因此,心理疏导占据了他们很多时间。
“很多时间都在和病人交流,不光是医学上的,很多生活细节,也要耐着性子答疑解惑。”段英说,而且不能说得太专业,得“掰开了、揉碎了”,让患者能够听懂。“你口水都说干了,他没懂,心理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就不会满意”。
而且随着患者文化素质的提高,医生的负担更重。因为他们不再是被动地接受医生的灌输,而更需要理解病情、病因,有了更高层次的沟通需求。
“这是需要时间成本的,所以医生的时间成本是很高的。”王笑梅表示,就跟养孩子一个道理。带一个孩子,你还能天天给他讲故事、围着他转;如果带十个孩子,天天给他们做饭管饱就够呛了。一个医生要管的病人太多,有多少精力可以去分呢?
不过段英做到了。不光做好了专业诊治;做好了患者科普;还像心理医生一样去开导,像“24小时保姆”一样,吃喝拉撒都得管。她怎么做到的?
“绝招”归结起来就是“三心二意”:
“足够耐心,将心比心,关心到位。患者满意,我们愿意。”段英笑着说,每个人都可能会生病,多去换位思考,也就能“累并快乐着”了。
就算辛苦如斯,段英依然很喜欢医生的工作,从不后悔选择从医。
“医治好病人,即便没有掌声和鼓励,心中的成就感就是至高嘉奖了。”段英认为,每个医生都希望他的病人是躺着进来、站着出去的,救死扶伤是本职。
而且在她心中,大部分病人是非常好的,捣乱的毕竟是少数。医患也本是一体,都是朝着战胜病魔这一目标共同进退的战友,应该同气连枝。
都说没有强大的心理素质是当不了医生的,因为不论你对患者多好,都是你应该的,患者对你多差,也只能说是没素质。希望患者也能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对医生的付出,投以感恩。
专家简介:
段英:北京地坛医院肝病三科副主任医师,擅长各种急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的诊疗及其他如酒精性、药物性、自身免疫性等肝病治疗。
王笑梅:主任医师。在北京地坛医院从事临床肝病诊治工作20年,对各种肝病以及肝硬化、肝癌、肝衰竭诊断治疗,乙肝丙肝的抗病毒治疗、抗纤维化治疗,肝硬化的各种合并症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本文系寻医问药网(www.xywy.com)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