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基本医疗保障“广覆盖、保基本”的目标已经实现,但“全民医保”只能满足基本医疗保障需求,距离广大群众多层次、多元化的健康需求还有较大差距。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正在持续向纵深发展。商业健康保险作为基本医疗的重要补充,已成为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医改的一个关键要素。
目前,国内现有的大多数商业健康保险产品是专为具有最高支付能力的消费者群体所设计,产品多元化和专业化不够发达,普通收入的家庭还没有感受到商业健康保险带来的实惠和便利。
2014年,国务院常务会议正式提出商业健康保险的定位是“助力”医改,明确深化医改要政府和市场“两手并用”,要用改革的办法调动社会力量。商业保险可以为医改市场化提供更多元的埋单方,为医疗机构改革匹配更多的保障。
以多种保险为抓手,促进医院管理提升
中日医院积极参与医改。医院充分认识到,医疗机构需要和商业保险深度合作。医院一直以来重视医保管理,带领医保管理团队积极执行相关政策并很好的完成工作,通过加强培训、科室个性化数据监控、医保服务医师监管等手段促进费用合理调控全院职工共同努力,较好地完成了付费方式改革中各项工作任务,有效控制了医疗费用的快速增长,确保基本医疗保险平稳运行。2013年、2014年连续两年荣获北京市基本医疗保险管理服务一等奖;2014年—2015年度荣获朝阳区医保服务医师管理先进单位称号。
作为全国医疗行业对外交流的窗口,被外国人在京协会评为“外国人在京就医国有医院满意率第一单位”,国际医疗部与商业保险公司开展了多年合作,目前与国内外43家商业保险公司开通直付业务。这些工作为医院与商业保险公司开展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依托商保支付,探索公立医院发展新模式
中日医院已经陆续与北京金融街集团、北京和睦家医院有限公司、慈铭健康体检管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红十字会紧急救援中心、北京外企服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国际SOS救援中心等进行了沟通协商,开展战略合作。
医院将充分利用优质医疗资源,发展各种形式的医联体模式;联合商业保险公司加强院内费用监管,引进多项商业保险业务模块,促进医院质量持续改进,调整医院费用结构;探索医疗机构与商业保险公司多赢的合作模式,发展专科专病;探讨医改下的商业保险对医院各项工作的推动作用。
结合国内外商业健康保险现状及发展趋势,探索创新不同层级健康服务的保险产品,完善多层次健康保障体系,结合精准医疗的个体化防治和控费的积极效应,引导疾病预防、健康指导、精准医疗、社区康复的慢病全程健康管理及保障的理念,同时利用远程医学平台,整合优质医疗资源,推进优质便捷服务。
通过为患者和广大群众提供一系列专业的健康管理服务,实现从预防到保障的全面健康管理,让政府、医院医生、保险公司、互联网和患者联合起来,战胜疾病,成为与疾病抗争的共同赢家。
新思路促医改,多保障善服务
1.探索建立不同投资主体、不同管理与运行机制下的医联体(或区域医疗联盟)。公立医院与民营机构、外资机构联合,共同开展多种医疗和健康服务(医疗、体检、保健、急救、转诊绿色通道、检查检验),互补短板,共同培育市场,搭建资源共享平台。
2.针对商业保险客户的不同健康需求,推出不同层次的医疗服务产品和健康管理产品,与商保公司合作,开发健康保险、医疗风险保障等新险种,引入市场机制,实现基本医保与商业医保的无缝对接,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以商业保险的市场机制,探索医疗机构、商保公司、药品(高值耗材)厂家的谈判机制,为患者压缩基本医疗保险保障以外的医疗价格。
3.依托中日医院作为国家卫生计生委远程医疗管理与培训中心所在单位的设备、技术和管理优势,以信息手段提高诊疗效率,使用并开发各种可穿戴设备和移动健康应用产品,突破医院在地理位置上的局限,开拓远程医疗与远程健康管理服务专有患者群体这一有潜力的医疗市场。
4.在精准医学概念不断得到医学界认同的大趋势下,充分利用信息手段,通过大数据、生物标本库的积累和使用,建立病例健康数据库,为临床研究积累数据,打下基础。
5.探索在商业健康保险服务框架下,遴选从事远程医疗、远程健康管理、多点执业医生、商保服务医师、护师等新型医疗服务人员的资质准入与管理机制。在社会资本的支持下,发挥政府、行业协会与战略合作机构共同的监督力量,探索商保支付体系下的医务工作者的培养、准入、监管及考评机制,以市场机制下的患者评价,实现医务工作者的优胜劣汰,促进人文医学新的执业模式的发展。
6.加强信息化建设,促进多种商保支付技术在医院的应用,为患者提供更多币种、更多商保公司、多种险种的商保支付平台,共建国际保险公司的理赔通道,拓展商业保险下的国际客户群。
7.充分利用医院内部多年管理基本医疗保险的经验为商保公司提供费用审核、代管的医疗保险管理服务的人力和技术支持,为商保公司的远端服务开辟绿色通道。
8.在“互联网+”发展趋势下,以远程会诊、移动健康管理为试点,探索互联网上“虚拟”多点执业的服务模式。整合不同层级、不同投资主体下的医疗机构的专家资源,建立远程医疗专家库,开展联合会诊,形成学科发展合力,针对稀缺医疗资源,探索搭建不同专业的远程会诊,充分发挥公立医院、国家远程会诊平台对解决患者看病难的主导作用,借力新技术探索,利用远程服务,推送医疗,缩短医患半径,改善就医体验,促进移动医疗发展,提高医疗效率,规避盲目扩张实体医疗空间的弊病,充分用好远程医疗的各种新模式。建立医师培养资源共享平台,让公立医疗机构和民营医疗机构的医生都能享受到在学习、进修等方面的便利,加速行业化同质化服务,使个人得到快速成长并发挥更大的职业价值。
9.探索商业健康保险支持下,探索“医养结合”的老年疾病的防治服务模式。发展商业保险的补充作用,对“医养结合”的医疗、康复进行技术支撑,与将要实施的基本医疗保险的护理险形成合力,促进康复医学、中医学、护理学的发展,为解决中国老龄化的社会问题,承担公立医院的社会责任。
10.发挥商业保险的市场力量,促进医院学科布局的合理格局,促动人员、床位、门诊空间等医疗资源的合理化分布,满足三级医疗机构“治大病、治重病”的医疗定位。
本文系寻医问药网(www.xywy.com)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