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成立临床检验中心至今,上海已建立57家市级的医疗控制质量中心,基本覆盖临床的方方面面,并实行主任负责制。让专家来管理,必然有其薄弱之处,因此需要强大的行政支持,保证质控工作正常开展。” 上海市医疗质量控制管理事务中心主任谭申生在第二届中国医院领导者(中山)论坛之“用数据改善医疗质量”分论坛上分享上海医疗质控管理体制改革经验时这样说。
上海自1985年成立上海临床检验中心以来,不断探索、更新、完善医疗质控管理体制,从无到有的建立了一批市级医疗控制质量中心。质控中心肩负制订质控计划、实施方案,开展质控督察、落实整改情况,建立市区两级质控工作网和各个专业质控信息数据库的重任。谭申生说,质控中心管理体制改革卓有成效,以心脏内科为例,由于加强质控管理,四年来没有发生过重大的医疗责任事故。
谭申生介绍,上海市质控中心的变革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由单一的行政管理体制转变为行政支持、专家管理体制;二是由“一口子管理”转变为分级管理,同时按专业执行区分化改革。
上海市质控中心的管理实行主任负责制,且必须挂靠三级医院。中心主任必须现任或曾任市级专科副主委以上职务,其学术地位、管理水平、自身工作状况及责任心,包括对本市、本专业的质控思路都要纳入考核评选指标。质控中心没有副主任,但每个质控中心都建立专家委员会。
谭申生指出,让医学专家来管理中心工作,必然有薄弱之处,因此,需要强大的行政支持,保证质控工作正常开展。因而,质控中心主任任命、标准制订、督查结果均由卫生部门发文公布,同时,卫生部门每年给予质控中心一定经费投入,及其他方面的支持。
截至目前,上海已成立57家市级医疗控制质量中心,其中包括34家临床专业中心,15家医技专业中心,8家管理专业中心,基本覆盖临床的方方面面。随着质控中心数量越来越多,覆盖专业越来越广,上海于2012年成立了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对整个上海的质控中心加强管理。
谭申生透露,未来上海医疗质控工作重点是建立质控数据库,加强与卫生监督机构的沟通和联动,让质控中心发挥更大的作用。
本文系寻医问药网(www.xywy.com)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