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医讯频道 > 卫生管理

海南推出实施方案为惠民医疗救助提供双保险

  • 文章作者:零点


  我省(海南)在中部山区开展了近一年的惠民医疗救助工作,帮助1661人次的患者解除了病痛。记者近日从省卫生厅了解到,《海南省惠民医疗救助实施方案》日前公布施行,使该项工作从此有了资金和政策的保障。

  据了解,省惠民医院是根据罗保铭省长的批示,在利用省第二人民医院现有卫生资源的基础上建立的,主要负责保亭、陵水、昌江、五指山、琼中、白沙、乐东7个市县的惠民医疗救助工作。

  《方案》确定省第二人民医院为省级惠民医疗救助定点医疗机构,具体负责惠民医疗服务工作,为中部7个市县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农村五保对象、重点优抚对象(不含1-6级残疾军人)和市县政府确定的其他特困群众提供惠民医疗救助服务。农村五保对象和城市低保对象中的三无人员(指无抚养人、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入院治疗费用个人支付部分在救助封顶线内按照100%全额给予救助;其他对象入院治疗费用个人支付部分在救助封顶线内按照80%给予救助。每人每年救助封顶线为8000元。

  《方案》将原来限定的12类病种扩大,凡符合救助条件的不再受病种限制。《方案》还规定了惠民医疗救助的资金来源,在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报销的基础上,以城乡医疗救助资金为主要来源,各种社会捐助资金为补充的医疗救助模式。今后每年在中央补助我省城乡医疗救助专项转移支付资金中,安排3%-5%作为惠民医疗救助资金。此外,在省卫生厅筹集的500万元医疗救助基金基础上,协调整合中华慈善基金会、省残联、省总工会等部门募集的各类社会捐助资金。

  《方案》还要求,省慈善惠民医院要结合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建立医疗救助档案,一人一档,实行规范化管理。

  《方案》由省卫生厅、民政厅、财政厅共同制订实施。《方案》明确由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全省惠民医疗服务工作,建立检查、督导、评优等有关制度,实行动态管理,推动惠民医疗工程的有效运转,研究和协调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由民政部门负责惠民医疗救助对象的审核界定,按照《海南省城乡医疗救助实施暂行办法》及本方案的相关规定对惠民医疗救助行为实行管理;由财政部门负责惠民医疗救助资金筹集、拨付和结算,并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指导。

  三方携手 慈善注入

  惠民医疗暖了山区贫困群众的心

  46岁的陈玉梅10天前刚做完手术,躺在省慈善惠民医院的病床上,看到记者前来采访,还未开口,已经泪湿双眼。她心存太多感激,省慈善惠民医院免费给身患乳腺癌3年、已经绝望的她做了手术,也给了她继续活下去的勇气和希望。

  据统计,从去年6月省惠民医院在省第二人民医院正式成立以来,到5月14日止,该院免费治疗的困难患者已有1661人次出院,总治疗费用 1044.8万元,其中新农合报销641.4万元,免费救助403.4万元,而免费救助的费用中,省慈善惠民医院为病人减免了46万元。

  中部山区就医困难群众多

  “三年前查出我得了乳腺癌,没钱治,一直拖到今年5月。”陈玉梅是陵水英州镇新安村人,丈夫腿脚不便,身有残疾,她家是低保户家庭。今年4月,得知省慈善惠民医院免费为困难群众看病治病,丈夫便陪她住进了医院并动了手术。陈玉梅双眼含泪,哽咽着说:“我在这家医院做手术不要钱,吃药不要钱,打针也不要钱,医生护士的态度还特别好。”陈玉梅告诉记者,“我出院回去后,要向村民大力宣传这家惠民医院,让看不起病的老乡都来这里看病。”

  尽管我省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多年,但对于山区困难群众来说,遇上大病、重病,即使在新农合住院报销70%的帮助下,仍然感到力不从心。

  “中部山区贫困群众看病难,一直牵动着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心。省委书记卫留成、省长罗保铭对此多次作出重要批示。”省卫生厅厅长白志勤告诉记者,该厅在反复调研的基础上,最后决定拨款100万元,将省第二人民医院一幢闲置的大楼建成惠民医院,解决中部7个市县农村贫困人口和城乡低收入人群看病难题。

  三方携手 建立长效机制

  “你们这家不要钱治病的医院能办多久?”、“我家虽然不是低保户,但也没钱做手术,能不能扩大照顾一下?”在随队筛查中,记者常听到有病的群众焦急地反复向医生询问。看得出来,他们很希望省慈善惠民医院能长期办下去,能降低门槛,让更多困难群众受益。

  群众所想的问题,省卫生部门、民政部门也想到了。为了能让惠民医疗救助这项事关民生的大好事坚持下去,前不久,省卫生厅、省民政厅、省财政厅联合签发了《关于印发〈海南省惠民医疗救助实施方案〉的通知》,明确界定了三方在惠民医疗救助中的职责,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全省惠民医疗服务工作,民政部门负责惠民医疗救助对象的审核界定,财政部门负责惠民医疗救助资金筹集、拨付和结算。从而,卫生、民政、财政三方携手,建立起了惠民医疗救助的长效机制。

  省惠民医院院长饶惠民说,以前他一直担心医院长期垫付救助费用,最终会无力将惠民医疗救助长期坚持下去。《方案》的制订和实施,无疑为省慈善惠民医院吃了一颗定心丸。“过去我们限制的救助范围是12个病种,但是从今年4月1日起,凡符合救助对象的患者,将不限病种给予免费治疗;同时救助范围从6 个市县扩大到7个市县,将陵水的群众也纳入救助范围。”

  饶惠民告诉记者,省慈善惠民医院现在定期组织医疗队下乡,分别到属于救助范围的保亭、昌江、陵水、五指山、琼中、白沙、乐东7个市县去筛查病人,只要符合救助条件的病人,就会及时告知他们前往医院免费治疗。

  慈善注入 惠民医疗更添关爱

  有付出,就有回报,回报还是多方面的。

  首先是病人对医生的回报。该院医生李立定讲述了一个感人的小故事:去年底的一天,天气很冷,他到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什运乡筛查病人,一位老阿公一直站在他后面。当他为所有群众看完病后,老人才过来看病,李立定问老人:“你为什么一直站在我身后,不早点过来看病呢?”老人回答:“天那么冷,我站在你身后可以帮你挡挡风,你吹一上午风会生病的,你病了,就不能给其他村民看病了。”老人的话,感动得李立定眼泪直流。

  其次是社会对医院的回报。今年初,省慈善总会会长蔡长松到省惠民医院调研后,认为这是件惠民大好事,下决心积极推进省慈善总会在惠民医院挂牌,将慈善服务的宗旨与惠民医疗救助的实际意义有机地结合起来。今年3月,省惠民医院正式更名为省慈善惠民医院,省慈善总会向该院捐赠工作用车两部,中华慈善总会捐赠总价值47万元的医疗设备15件。

  饶惠民说,除了新农合基金和城乡医疗救助金以外,各种社会捐助资金也是惠民医疗救助费用的重要补充。据了解,目前,省卫生厅已筹集了500万元医疗救助基金,在此基础上,将协调整合中华慈善基金会、省残联、省总工会等部门募集的各类社会捐助资金,开展惠民医疗救助。

  我们有理由相信,政府的帮助,社会慈善力量的关怀,将为中部山区困难群众树起健康长城,他们遇到重病、大病不会再一筹莫展,而是满怀信心地走进省慈善惠民医院。本报记者 范南虹 特约记者 尹秋艳

  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

  民生,就应该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能够让老百姓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的。

  我省在中部山区建设慈善惠民医院,开展惠民医疗救助,就是一件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工程。

  对于我省中部山区来说,其发展较沿海地区落后,不仅老百姓收入低,公共医疗卫生建设投入也有很多欠账。老百姓得了病,得不到及时治疗,往往小病拖成大病,大病拖成重病。一些富裕的家庭都会因病致穷、因病返穷,而困难家庭中,若有一个病人,尤其是家庭主要劳动力生病,不仅家里经济负担加重,而且会失去家庭的顶梁柱,失去家庭经济来源,陷入贫病交加的困境。

  惠民医疗救助,不仅是在帮助贫困家庭挽救一个病人的健康,减轻他们的负担,更重要的是帮助一个贫困家庭共同克服困难,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帮助他们重新找回生活新的动力和希望,也把政府惠民的阳光普照到了他们身上。

  省卫生厅、民政厅、财政厅在充分利用省第二人民医院现有卫生资源的基础上,与慈善机构一起,共同在中部山区实施惠民医疗救助工程,建立省慈善惠民医院,而且建立起长效机制,将其制度化,使惠民医疗救助有了资金和政策保障。这种为民办实事,济困帮难的精神值得大加推广。倘若政府各职能部门都能把民生工程办到实处,办成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好事,政府在老百姓中的威望与口碑就能与日俱增,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