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和克拉玛依两城市成为2010年公立医院改革试点,首府乌鲁木齐市民将享受到医改带来的实惠究竟是什么?4月2日,记者从自治区卫生厅了解到,围绕着医改的文件相继出台,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改委医改办牵头的医改各项措施已经逐步细化,医改正一步步靠近市民的生活。
近年来,全国医疗机构的平均治疗费用有增无减,患“看病难、看病贵”的矛盾依然突出,要求加强管理,降低患者费用的呼声很高。近日,自治区医政暨医疗服务监管工作会议上针对新疆医改的细化政策浮出水面,会议指出:今年,公立医院打头阵,晒出单病种治疗方案、为处方“瘦身”、无间断诊疗服务等具体措施,以方便群众看病,降低就医费用。
晒出单病种治疗方案
医改处方:目前,自治区人民医院、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自治区肿瘤医院3家确定为卫生部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医院,乌市友谊医院等11家医院确定为自治区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医院,统一治疗方案、就诊流程、检查项目,将就医过程透明化,让治疗方案晾晒在市民眼前,帮助市民理清就医费用的产生,明晰合理与不合理医疗行为的分界线,加大医患沟通力度。
解读:自治区卫生厅厅长买买提·牙森表示, “临床路径管理”是指针对一个病种,制定出医院内医务人员必须遵循的诊疗模式,使病人从入院到出院,依照该模式接受检查、手术、治疗、护理等医疗服务。实施临床路径管理适应医改的需求,适应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需求。对患者来说,通过了解住院中的治疗计划,可对自己的疾病治疗有相应的心理准备,提高患者的自身管理意识,使治疗效果更好;可监督治疗过程中不合理诊疗行为,患者可对费用进行预测,并节省医疗费用。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小儿内科4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中明确规定了小儿内科支原体肺炎的住院流程、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检查项目、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等,根据这些内容市民就可以清楚的知道自己的孩子住几天院、用什么药、该做什么检查,看病就医不再会是笔糊涂账。
自治区人民医院、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自治区肿瘤医院将率先开展22个专业共112个病种的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其中,22个专业包括呼吸内科、消化内科、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血液内科、肾病科、内分泌科、普通外科、神经外科、骨科、泌尿外科、胸外科、心脏大血管外科、妇科、产科、儿科、小儿外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皮肤科、肿瘤科。医院将选择常见恶性肿瘤、肾功能衰竭、小儿白血病等重大疾病,开展大疾病的规范化诊疗试点工作,以减轻患者的负担,并将与医疗保障管理机构协作,探索实施总额预付、单病种付费。
到医院先诊疗后结算
医改处方:针对市民反映的医生看钱下处方, “不知道该存多少,老得去往里续费”、“医疗卡没钱了,治疗跟着就停了”等情况。此次会议提出了首府公立医院将实施“先诊疗后结算”。
据了解,目前医院正在抓紧调试电脑系统、制定单病种预付费参考目录,要求各科室提取数据,将就诊量排在前10位的常见病列入单病种费用建议方案,该方案将于年底前向患者公示。试运行开始后,患者挂号时可得到现场工作人员指导,针对自己的病情需要向就诊卡里存钱。
解读:买买提·牙森介绍,新疆存在5种先诊疗后结算的情况:急诊患者可以先收治再结算;特殊事件患者由医院医务部出证明,先收治,再与相关部门结算;患者的医保卡上超过3000元钱,可以不交押金,以医保卡上的钱顶替;医保卡上没有钱但卡是开通的患者,可以押医保卡,交2000元押金,医院垫付2000元,结算时多退少补;对于新农合患者,医院可按一定比例先行垫付,后再结算。
其实真正的“先看病后交钱”制度在许多医院急诊科悄然实行着,也就是大家所谓的“绿色通道”。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自治区人民医院对于到急诊就诊的无身份证明、无钱、无陪伴人员的危重症患者,都是本着挽救患者生命的原则先抢救治疗,但这部分患者的治疗费用往往很难再讨要回来。据统计,医院一年发生诊疗坏账300万至400万元,其中大部分是患者逃费和三无人员的救治费用。
“门急诊先诊疗后结算”是先看病后交钱,其实不然,而是“先交押金后看病”。要改革公立医院收费服务管理,减少患者医药费用预付,方便参保参合患者就医;逐步推行持卡就诊实时结算;与预约诊疗措施相结合,识别患者医保身份,逐步实现患者先诊疗后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