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卫生是城市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的“网底”,是城市居民最关心的事情。然而,在现有的医疗体制中,由于职能定位不明、经费投入不足、人员配备不齐等因素制约,社区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仍有改进空间。15日,济南刚刚推出的新医改方案,推出了一系列促进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重大举措,今后市民将在社区享受到更多的医疗服务。
记者调查 社区医院存在“信任危机”
16日,家住和平路的张桂凤老人说起社区医疗,还是不太信任。“就两间房子,几个医生,谁知道他们的水平如何啊!”记者随后走访了济南一些社区医疗机构,多数医疗机构都是冷冷清清,病 人 并不多,而在 济 南几 家 三甲医院,从 上 午开始,排队 挂 号的 人 排满 了 大厅。
济南市卫生局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依托于社区,凭借其便捷、实惠的优势,本应成为社区居民就医的“首选”。然而,由于对社区卫生服务水平的“怀疑”和对大医院、专家门诊的“迷信”,许多居民有个头疼脑热就舍近求远往大医院跑,结果导致大型医院人满为患,而一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却门庭冷落。
记者从济南市卫生局了解到,根据一份调查,仅有22.5%的患者愿意去社区医院就诊,与 此 同时,三级医院65%的 门 诊病 人 和77%的住院 病 人本 是 可以 分 流到 社 区卫生机构的。正因为社区医院得不到多数市民认可,大医院高昂的医疗费用和有限的医疗资源成为“看病贵、看病难”的主要根源之一,由此产生的“过度诊断”、“小病大治”等问题更使医患矛盾频发。
新医改破题
1 建立职业规划
“社区医疗机构目前面临的一些不足,折射出社区医疗机构职能定位的缺失。”济南市卫生局这位负责人表示。新的医改方案,对社区医疗卫生改革提出了很多具体的措施,为了让社区卫生更好地服务社区居民,分流大医院小病患者,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作出了明确的“职业规划”。完善服务功能,以维护社区居民健康为中心,提供疾病预防控制等公共卫生服务、一般常见病及多发病的初级诊疗服务、慢性病管理和康复服务。同时转变社区卫生服务模式,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坚持主动服务、上门服务,逐步承担起居民健康“守门人”的职责。
2“联姻“大医院
“大医院的专家经验丰富,看起病来让人放心。”家住十亩园小区的葛丽丽女士说。为了充实社区医院力量,吸引市民到社区医院就诊,新的医改方案将引导大医院专家定期到社区医院坐诊交流。对于社区医院常驻医生,将会更加严格任职条件,研究探索注册医师多点执业。引导鼓励优秀卫生人才由大医院到基层、由人才富余地区到人才匮乏地区流动。
目前,济南市122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已经分别和定点帮扶的医疗卫生机构签订了协议书。驻济大中型医院将定点帮扶两所以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帮扶医院要确保至少有1名中级职称以上的医师常年在定点帮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驻点坐诊。
3政府增加投入
针对社区医院的经费,记者了解到,由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成本将由政府补助和服务收费补偿,依据国家规定核定的基本建设、设备购置、人员经费,以及所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业务经费,由政府通过定额定项和购买服务等方式予以补助。医务人员的工资水平,会同当地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平均工资水平相衔接。对社会力量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的公共卫生服务,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给予补偿,其提供的基本医疗服务,通过签订医疗保险定点合同等方式,由基本医疗保障基金等渠道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