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年收入百万到9个亿 看大坪医院30年变迁
- 文章作者:悠悠
70年代的大坪医院门诊大楼。
上世纪70年代,大坪医院的老房子是怎么样的?上世纪的病房又是什么样子的?这些曾经的历史片段,可能只属于山城老一辈人的记忆。
今天,是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和军事科学院野战外科研究所合并30年的日子。从不到300张床位扩展到近2000张,从年收入不足100万元到今年将突破9亿元,多项医疗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30年来,山城百姓见证了大坪医院成长的足迹。
以军事医学为龙头,牵引特色学科创新
30年前,这个全军唯一集综合性教学医院和科研所为一体的院所成立了。“以军事医学为龙头,牵引特色学科创新”成为了他们的发展方向。
1997年初,国家启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即“973计划”。创伤专家王正国院士敏锐地提出:“机遇来了,就看我们能不能抓住!”一个举全院之力问鼎“973计划”的战役打响了。
以第三军医大学3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战创伤研究为基础,以王正国院士为首席科学家,黎鳌、程天民院士加盟的攻关团队,申报了“严重创伤早期全身性损害与组织修复的基础研究”课题。
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他们抓住军事斗争准备日趋深入的机遇,使一批军事医学课题应运而生;抓住国家医疗制度改革的机遇,他们重新配置医疗资源,医疗年收入从“八五”期间的3648万元增至现在的9亿多元。
他们抓住国家金融体制改革的机遇,适时将引进社会资金“借鸡下蛋”,改为依托国家资金“鸟枪换炮”,医疗设备总值从“八五”期间的3610余万元增至现在的5.8亿元……
“这家医院了不得,连娃儿的心都敢换!”
进入90年代末,*大器官移植成为衡量一所医院水平的课题。院所党委果断决策,开展大器官移植攻关,带动医疗水平的整体提高。
他们把目光瞄准在“国内首例”上。1998年9月,福建山区一名男孩因患扩张性心肌病住进医院,存活希望就是心脏移植。院所3次组织126名专家教授和骨干参加了手术方案讨论,研究制定了4套手术方案。由蒋耀光教授领衔,范士志教授等主刀,国内首例同种异体小儿心脏移植获圆满成功。
当年时任医教部主任黄旭东连续一个月吃住在病房。硝烟落定,终于得闲,难得周末陪老婆逛街。当返回的公共汽车经过医院门前时,一名乘客手指窗外大声对同伴说:“这家医院了不得,连娃儿的心都敢换!”那一刻,黄旭东仿佛受到最高褒奖,泪水差点涌出来。统计资料显示:当年医院门诊量上升20个百分点。
科学发展导航,院所完成了由弱到强的沧桑巨变。院长黄旭东介绍,如今大坪医院拥有国家重点学科8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军队“2110”重点学科、全军重中之重建设实验室各1个,获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军队医疗成果一等奖在内的成果366项。
首个抵达汶川地震灾区医疗队
“5.12”汶川特大地震当晚,该院第一支医疗救援队紧急出动,在第一时间挺进震中展开生死大救援;在地震灾区废墟间,院所野战创伤救治新设备、新技术大显身手,架设起拯救灾区人民生命的“绿色通道”。
抗震救灾战场归来,许多老专家动情地说,没有改革开放给院所带来的创新发展,没有平战结合的卫勤体制,要完成如此艰巨的伤员救治任务是不可想象的。
征尘未洗,他们又赴川藏线开展“健康军营行”活动。院长黄旭东介绍说,为期26天的“健康军营行”活动,为沿线驻军和过往运输部队查体3477人,为基层官兵送去了一份“健康套餐”。
院所还充分发挥自身卫生资源优势,积极为三峡库区、贫困地区、革命老区卫生事业添砖加瓦,与重庆周边的26家县(区)医院建立了技术帮带关系。目前,在院所26个帮带医院中,已经有22个医院被评为了三级乙等医院。
门诊大楼还将扩容到2万平米
从不到300张床位扩展到近2000张,从年收入不足100万元到今年将突破9亿元。大坪医院将进一步扩大规模,满足愈来愈多信赖“部队医院”品牌市民的需要。
黄院长介绍,大坪医院目前8000平米的门诊大楼将扩容到2万平米,目前每天3000人次的门诊量则预计可将扩大到5000人次。
“我们也不会‘盲目’扩容,打磨医院‘内涵’才是关键。科学创新、提升医院服务是我们未来发展方向。”孙卫忠政委说。
20世纪60年代的大坪医院住院大楼
20世纪60年代的大坪医院住院大楼。
如今的大坪医院撞击伤实验大楼
幽雅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