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上午,来看病的七八个病人都是40岁以下的。”中华医学会帕金森病学组顾问、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刘焯霖教授说。昨天下午,记者获悉,帕金森患者有年轻化的趋势,而防治知识的缺乏和治疗费用的压力,使一些病人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中晚期,或明知有病也难以得到及时救治。
认知误区:帕金森病是老年病
目前我国60岁以上人群帕金森患病率为1%-2%。较早开展帕金森病治疗的中山一院对2008年以来200多例病人的年龄做了统计:60岁以下年龄段占总病例的45%,其中30岁年龄段占3%,40岁年龄段占10%,该院接诊过年龄最小的病人只有25岁,是一名在读大学生。
刘焯霖说,很多市民有一个认知误区,认为帕金森病是老年病。实际上,除了年龄之外,遗传和环境都有可能诱发该病。如长期接触或短期内大量接触农药、杀虫剂、锰、铅者患病几率高于常人。
费用高昂:一项检查5000元
中山一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黎锦如教授说,帕金森病有两类症状,运动性症状表现为震颤、肌张力增高等;非运动性症状表现为焦虑、失眠等。他认为,知识分子中帕金森发病率比普通人略高一些,一位大夫做过手术的病人中有1/3是教师。
刘焯霖表示,目前对帕金森病的诊断包括实验治疗、使用嗅觉检查和PET-CT检测,而一个PET-CT检查需5000多元。病人中知识分子、教师比率较高,部分原因是这些人对帕金森病的了解可能更多一些,经济条件也可以支撑,而其他人群的一些患者即使确诊,也很难支付所需要的诊疗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