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病因素 美国芝加哥大学研究人员从一项衰老随访研究涉及的229名年龄50岁至68岁研究对象中随机抽取一组,提出一系列与社会交往相关的问题,以判断他们是否有孤独感。
问题涉及的话题包括“我与周围的人有不少共同点”,“我的社会交往浮于表面”,“如果我需要,我就能找到同伴”。
英国《每日邮报》日前援引研究报告作者、芝加哥大学心理学家路易丝·霍克利的话报道:“孤独感本身就是一个特殊的致病因素。”
霍克利从事孤独感对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在这一领域处于前沿。经过5年随访研究,霍克利发现,排除其他可能引起高血压的因素,如年龄、体重、吸烟、酗酒以及种族和收入等,持续的孤独感与血压之间存在明显联系。
恐惧交往 研究人员推断,孤独者对社会交往的担心或恐惧导致血压升高。
不过,霍克利认为,独居者不一定感到孤独。不少人生活忙碌、交际广泛,但如果不能从中获得满足,仍会感到孤独。相比之下,独居者若保持有意义、满意度高的人际交往,即使数量不多,也不会孤独。
霍克利说,对一部分人而言,交朋友和保持朋友关系付出的“情感成本”高于从中获得的收益。
“孤独不仅仅体现为与他人交往的迫切愿望,也体现为对受到负面评价的忧虑、抗拒和失望,”她说,“我们认为,对他人缺乏安全感而时刻保持高度警惕使心理因素转化为对身体的伤害,血压升高就是表现。”
“沉默杀手” 一般血压测量值高于140/90毫米汞柱即为高血压。不严重的高血压虽然症状不明显,但对健康影响颇大,被称为“沉默杀手”。它使人们罹患心脏病和中风的几率升高,破坏肾功能。
英国眼下有1600万人患高血压。美国18%的死亡病例与高血压密切相关。据估计,美国用于治疗高血压的费用每年平均734亿美元。
霍克利说,由孤独感触发的血压升高通常一两年后显现,随后4年持续升高。这种关联在孤独感并不严重的人身上也有显现。研究对象中孤独指数最低者4年后血压比社会交往最充实的人平均高10%。
英国网民对这项研究褒贬不一。名为“琼诺”的网民说:“不少人一过30岁就开始担心自己会孤独终老,因而降低择偶标准,仓促结婚。这项研究(给人们)带来更大压力,我把这称为‘我也要结婚’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