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医讯频道 > 疾病要闻

2004年食品安全事件回放:众多知名品牌被曝光

  • 文章作者:邢开宪

    今天,国家质检总局透露,2005年仍将对饮用水、肉制品等十类全国重点产品加强监督抽查工作。

  回首2004,频频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引人注目。其中,一些食品说法的孰是孰非又令消费者无所适从。
 
  2004

  食品安全事件回放

  2004年的中国食品市场风波不断。很多大商场、大超市货架上的知名大品牌也成为被曝光者。

  劣质奶粉案震惊全国

  2004年3月底4月初,一个叫高政的安徽阜阳的普通市民致电省内外的媒体,使劣质奶粉事件得以公之于众。

  原来,劣质奶粉是用淀粉、蔗糖替代乳粉、奶香精来调香调味而成的。全国立即开展了奶粉事件的调查。

  经过两个月的调查核实,安徽阜阳市因食用劣质奶粉造成营养不良而死亡的婴儿共计12人,因食用劣质奶粉造成营养不良的婴儿229人。

  对于劣质奶粉,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惩处措施。

  去年5月初,国家质检总局公布了30家合格奶粉生产企业的名单。让人放心的是,这些企业生产的奶粉产量已超过全国产量的80%。

  龙口粉丝事件折射品牌危机

  2004年5月,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报告》的一期 “龙口粉丝掺假有术”节目,揭露一部分正规粉丝生产商为降低成本,在生产中掺入粟米淀粉,并加入了有致癌成分的碳酸氢铵化肥、氨水用于增白。

  该粉丝主要产地山东招远市一百多家粉丝厂因此关张停业。

  这一事件使历史名牌遭遇信任危机。有专家认为,中国传统名牌尤其是以地域命名的品牌,几乎都存在一个品牌所有人缺失的问题。谁都可以用这块牌子挣钱,但谁都不负责任,“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17种毒蘑菇二氧化硫超标

  2004年11月24日,北京市食品安全办对本市部分大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销售的袋装、罐装、瓶装、桶装蘑菇进行了抽查。此次共抽查42份样品,合格率仅为59.5%。

  共有17种袋装、瓶装、罐装、桶装食用菌二氧化硫残留量超标。其中包括惟一产自北京的“北京一品鲜野山菌”。

  二氧化硫可与食品中的水形成亚硫酸,会对肠胃造成损害,导致剧烈腹泻。

  依据相关规定,在蘑菇及蘑菇罐头中,二氧化硫残留量不得超过0.05克/公斤。

  2005年,国家质检总局还将以食品质量安全监管为工作重心。今天上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召开了20 04年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结果新闻发布会。会上,国家质检总局新闻发言人、政策法规司刘兆彬司长发布了抽查结果,并公布了今年的质量监督工作重点。

  2004年食品质量整体稳定

  从抽查的产品数据统计来看,2004年食品、日用品等产品整体质量水平稳定。

  2004年共抽查了65类食品,产品平均抽样合格率为78.9%。其中,实施市场准入的米、面、油、食醋、酱油五类食品的平均抽样合格率为91.4%。此外,抽查的食用盐、方便面、酸牛乳、固体饮料等10类产品质量较好,产品抽样合格率均在90%以上。

  今年仍以食品安全为重心

  国家质检总局在会上透露了2005年产品质量监督的工作重点。

  首先是以食品质量安全监管为工作重心,进一步强化监督抽查不合格企业的后处理工作。对存在危及*健康和人身安全等严重隐患的低劣产品,要采取责令企业停产整顿、强制召回等严厉措施,确保从源头上把好质量关,切实维护广大消费者合法权益。

  其次,将按照统一标准、统一检验、统一判定等要求,做好2005年饮用水、茶叶、肉制品、奶制品、白酒、装饰装修材料、农资等10类全国重点产品的监督抽查工作。

  五类食品已实施市场准入制度

  国家质检总局产品质量监督司纪正昆司长介绍,目前,国家质检总局已将28大类555种产品纳入食品市场准入制度。

  目前,首批推广的米、面、酱油、油、醋等5类食品已全面实施了市场准入制度。已有29661家企业获得了31 672张生产许可证,这些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已达95%以上。

  新闻延伸

  曝光产品谁来公布?

  这一年,名牌产品频频被曝光,反映出有关政府部门越来越关注食品安全问题。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对目前曝光产品的发布渠道表示出担忧。

  由2004年曝光的产品来看,有国家或市级质量监督部门发布的,也有其他部门通报的,还有媒体调查、检测发现的。这样交叉监管虽然起到了一定的监督作用,但也有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这样会不会使公布的权威性打折扣?而且,会不会令百姓无所适从呢?”

  2004

  “一头雾水”的食品问题

  除了那些恶性食品安全事件,去年,还有些让消费者难辨谁是谁非的食品问题。

  巨能钙双氧水事件

  保健食品啥标准

  2004年11月16日,《河南商报》一篇《消费者当心:巨能钙有毒》的文章称巨能钙含有双氧水,所以有毒。

  随后,关于双氧水到底有没有毒的各种说法纷纷见于报端。尽管北京市药监局并未下达任何强制指示,但很快,京城各大药店几乎都将巨能钙撤下柜台。

  12月3日,卫生部通过其官方网站通报了就“巨能钙事件”进行调查的结果,称:“按照巨能钙的推荐食用量,产品中的过氧化氢残留量在安全范围内。”

  然而,卫生部制定的《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1996)中,双氧水作为食品添加剂被严格控制使用,其使用范围限于生牛乳保鲜和袋装豆腐干。

  巨能钙是保健食品,它究竟该依据什么样的标准?消费者糊涂了。

  伊利酸奶“提前标注”

  业内和质监各执一词

  2004年11月22日,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对本市的乳制品产品进行了监督抽查。结果,北京鸿达乳品有限公司生产的伊利牌酸牛奶(125克/袋,生产日期为2004年10月11日)的标注日期比抽样时间还要错后两天。市质监局认定其存在提前标注生产日期的问题,判定其为不合格产品。

  乳品行业认为,酸奶提前标注生产日期是业内“行规”;而市质监局则强调,对于生产日期,国家有强制性标准规定,因此,提前标注生产日期绝对不允许。

  面对企业和质监部门之间如此专业的争议,消费者难辨谁是谁非。

  金龙鱼色拉油事件

  四天内说法有两个

  2004年12月27日,卫生部通报了2004年植物油国家卫生监督抽检情况。通报指出,金龙鱼大豆色拉油(9 00毫升/瓶,生产日期为2004年4月24日,营口渤海油脂工业有限公司)、福临门纯正大豆色拉油(1.8升/桶,生产日期为2003年11月26日)的酸价均超出了国家规定的0.3的标准。

  就在抽查结果公布后第四天,12月30日下午,卫生部公布了《关于植物油国家卫生监督抽检情况的再次通报》,对金龙鱼、福临门、金象等部分食用油列入卫生部“黑名单”的事件首次作出回应。

  “通报”说,“不能排除部分批次产品抽检不合格的原因是由于经营环节操作不当造成的”,并且指出“一般情况下,酸价和过氧化值略有升高不会对*的健康产生损害”。

  这个“再次通报”却让一些消费者满腹狐疑——此前被列入“黑名单”的食用油到底会不会损害*健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