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医讯频道 > 聚焦医改

中国“食”字路口焦虑多

12月15日,卫生部监督局网站对是否禁止使用面粉增白剂公开征求意见。就在公众质疑其设置1年左右的政策调整期系拖延之举时,媒体又曝出有人“回收头发制造酱油”的猛料。

中国的食品安全似乎成为一个让人绝望的话题。滥用食品添加剂、农产品中农药残留超标、饲料中添加违禁物质、假冒伪劣食品禁而不绝、食品包装材料含有有毒有害物质、儿童食品和保健品质量不合格、配方不科学,餐饮企业经营不规范、操作不安全等陆续暴露的问题,让公众除了自嘲“生化试验”、“*试验”外,亦无可奈何。

那么,人们对食品最基本的要求——安全,是如何受到挑战的?首先,企业安全责任不落实。一些食品企业和个体经营者自律意识不强,不讲诚信,甚至明知故犯、违法违规、逃避监管,导致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

其次,政府安全监管存在薄弱环节。一些地方安全发展理念不强,重效益、轻安全问题比较突出,食品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监管衔接不够,全程监管、综合监管、协同执法能力较弱。

再有,食品安全制度仍有漏洞,企业产品质量控制体系不够完善。由于消费者中存在“好色”、“怜香”、“尝鲜”等普遍心理,生产者就会相应添加色素、香精、防腐剂等食品添加剂,在此过程中,少数不法分子借机添入有害物质,也给食品安全造成隐患。

换言之,在食品从田间到餐桌之间的链条被拉得越来越长,越来越多地运用食品添加剂的同时,从业者的道德自律、监管者的能力制度等,并没有水涨船高,反而频频显出从业者“缺乏底线”、监管者“无计可施”的狼狈。

入口的东西缺乏安全保证,社会自然焦虑重重,有人据此质疑“还有什么是可以放心大胆去吃的”。此论虽嫌过激,却也反映出社会对食品安全监管能力的失望。

在此背景下,尽管国家质检总局食品生产监管司今年发布数据称2009年全国食品食物质量平均合格率达98%,但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公布的2009年超市食品安全调查报告却说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满意度正持续走低:该调查在2007年得到69分,2008年为67分,2009年则为60分,险些跌破及格线。

事实上,食品安全的“乱”象并非中国“专利”,美国、日本等国家都曾在历史上出现过程度不一的食品安全丑闻,导致公众的不满和舆论的抨击。在严密的制度设计、严格的执法行为等的共同作用下,社会才逐渐走出食品安全的信任危机。

中国食品安全的“由乱而治”,同样需要过程和时间。我们期待有关部门认真履行监管职责、强化监管措施,使公众在“食”字路口不再彷徨。

无需注册-

百万名医生在线为您免费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