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被“山寨食品”的外表骗了

中国老百姓现在是越来越担心食品安全的问题了。近年来,山寨食品也是层出不穷:你生产康师傅,我就克隆“康帅傅”;你推出奥利奥,我就山寨“粤利粤”;你的“猴姑”饼干好卖,我就搞个“猴菇”饼干;大家都认可“特仑苏”,我就卖“特伦特”;“百事可乐”都爱喝,我就生产“白事可乐”……,仔细观察这些山寨食品,虽然从包装上看与正版商品十分相似,让人不容易辨认,但价格却能便宜一半左右。他们的共同特征就是模仿消费者耳熟能详的名牌。

山寨食品供销两旺

你叫旺仔我叫名仔,产品名称类似,照样也能注册成功。对此业内人士指出,很多商品在商标、装潢上模仿一些知名品牌,这也给界定带来了难度。此外,惩罚力度不到位、违法成本相对较低、检测周期过长等原因,也是造成了山寨食品供销两旺的主要原因。

山寨食品质量堪忧

在一家山寨企业的生产车间记者看到,这里光线昏暗、条件简陋,生产食品的原料也是随意堆放。然而就是在这种条件下生产出来的食品目前已经销往很多省市。

正牌企业应加强维权意识政府要强化监管责任

业内人士认为,要消除食品行业中的“李逵遇李鬼”现象,消除这些“傍名牌”的山寨食品,不光是知名企业要加强自身维权意识,政府还需要强化监管责任,有关部门应加强对侵权行为的惩处,加大行政执法联合打假的力度,对产品质量差、消费者口碑不好的企业坚决应予以取缔。这样才能保证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保障消费者的合法利益不被侵害。

如何识别山寨食品

业内人士指出,山寨产品的手段主要有三种:一是“外真内假”,即在山寨产品上使用与著名商标产品相同的商标、包装、装潢。二是“打擦边球”,模仿著名商标,使消费者误认是著名商标而购买。三是“抢注商号”,将著名商标名注册为商号,混淆公司名称与品牌名,使消费者误以为著名品牌的产品就是正牌公司生产的。由于“山寨食品”“易容术”手段高超,因此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一定要仔细查看商品的标识、生产厂商名称、厂址、生产日期及保质期等,认准自己想要购买商品的品牌。此外,“山寨食品”多出现在农村庙会、城乡结合部。因此,消费者购买商品时需尽量选择有信誉保障的正规商家。业内人士指出,为了控制成本许多山寨食品质量存在隐患,如果不慎买到山寨食品,消费者一定要保留好相关凭证,到当地工商部门进行举报或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相关规定进行维权。

无需注册-

百万名医生在线为您免费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