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王辰院士:要成良医,必修人文
2016-09-12来源:寻医问药网作者:媒体中心
|
|

  王辰院士:医学是科学,更是人学;要成良医,必修人文。

  本文根据中国工程院院士、中日医院院长王辰所作题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人文素养的培养》的报告整理:

  现阶段,大家都在强调人文素养对于医生的成长成才不可或缺。除了医学科技,医生还能带给患者些什么,医生关怀照护患者的方式还有哪些,患者还能从医生身上获得什么,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重要问题。

  医学的特征,是科学,更是人学

  荀子说:“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说明作为人,对待人,都需要有思想、有情义。而作为医生,在行医中更须知晓人文,富于情义。医患关系中除科技关系外,极为重要的,就是人文关系。

  患者需要从医生那里得到精神的感受,医生也需要以人文关怀去照护患者,使之身心均趋于“well-being”(身心俱泰)。医学是科学,同时须知,医学更是人学。医生治病时,除科技手段外,还有很多其他能够影响患者的感受和疾病、健康的因素。

  任何时代的医生都应当知道,在当代被视作甚为高端的科学技术,在未来看来都会是粗浅可笑的。患者的今生今世可以从医生那里获取的,既有相对“高端”的技术,更需要有从医生那里可能获得的释然和达观。所以,医生千万不可以只关注技术问题。医学诞生于人类科学技术并不发达的蒙昧时期,那时候的医学模式是“神灵主义医学模式”,所谓“医巫同源”,指的就是在技术手段缺乏的情况下,医生主要在精神上对患者施予影响,减轻病痛。

  人文教育的重要性:教会医生关注人,而不仅是技术

  我们知道,现代医学教育分为三大阶段:院校医学教育,毕业后医学教育(包括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继续医学教育。

  在我国现行医学教育体系中,贯穿始终的主要是科技方面的教育,如解剖学、病理学、药理学、微生物学等等。按照教育部发布的中国医学院校人文课程的比例来看,中国(7.54%)远远低于欧美国家的比例(20%~26%)。在更需重视医学人文的临床教育阶段,人文课程只有5%。

  如此,我们培养的医生更多的是在关注技术,而人家关注的却是对人的照护。一个医生要成为良医,人文素养至关重要,其形成要贯穿于医学教育的各个阶段。如上述,中国医生在接受院校教育阶段,其人文素质的培养是有较明显缺失的,这有待今后改革。

  当前,我们能否在毕业后医学教育中,首先是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阶段去弥补呢?显然,这是一条可行的路,是我们努力的目标,也是我们今天谈论的主题。

  人文科学主要包括文学、历史、哲学、宗教、艺术

  国际毕业后医学教育的权威机构,美国毕业后医学教育认证委员会(ACGME)提出,医生必须具备六项核心能力,即医学知识、患者照护、人际交流和沟通技巧、职业精神、基于实践的学习与提高、以职业系统为基础的实践。此中包括大量与人文素养有关的内容。国际上所有的医学学会、医学教育学会,还有医疗行业协会,无一例外地都在强调医学中的人文教育与医生的人文素养。

  所谓人文,即人性与教养,是人的精神文化。人文,是以观察、记录、分析、理性批判来探讨人类情感、道德和理智、行为,积累和创新人类思想,指导人类行为的各门学科(哲学、艺术、语言、宗教等)和知识的总称,或称为人文科学。中国传统的人文概念是指人的各种属性:“天文,天之理也;人文,人之道也”。“人文,人理之伦序,观人文以教化天下”。人文学科包含多种方面,其中,“文史哲”为其基础领域。

  文学可以对人生具有重大影响。人的直接经历是有限的,文学可以拓展视野,增加见识,感悟、导引乃至改变人生。一定要读点文学作品、读点小说。要留些时间给文学,不要花大把的时间去看电视连续剧,那是退休以后的事情。有没有读过经典的文学作品,有没有阅读的经历和习惯,思想境界是不一样的。

  历史承载着人类的经历和经验。“以史为鉴知兴替”,“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知晓历史的人,才会对人类和人类社会的规律有所了解。作为医生,无论从一般历史,还是从医学史中,会对社会规律、疾病规律、医学发展规律、看病的规律有所思考和借鉴,使我们的思想更具有洞察力、了悟力。疾病都有其自然病程,大部分疾病都是有其一定自限性的,可以靠时间“治好”的,医生要掌握对其干预的分寸和时机,要掂量这种干预的作用和效果,适时适法适度应用之,而不可滥用。须知,时间是最伟大的医生。

  关于哲学。科学、医学不可能洞悉万物,所谓科学规律的掌握永远是相对的。科学也需要在它之上的统领。如前述,当今的“高科技”,后人看来会是非常粗陋可笑的,“当代人”不可能穷尽对自然规律的认识。但是当代的患者对医生抱有希望,医生必须给予他精神和身体上的抚慰。哪怕当前对疾病规律解释不甚清楚,也必须给患者一个概要的、代表一般规律性的解释。这个时候,哲学将会发生作用。

  罗素认为,“哲学,乃是某种介乎神学与科学之间的东西。它和神学一样,包含着人类对于那些迄今仍为科学所不能肯定之事物的思考;但它又像科学一样,是诉之于人类理性而非诉之于权威。介乎神学与科学之间的无人之域就是哲学。”

  我以为,哲学是人类在“不知就里”的情况下,就大的规律的总体把握,“不知而匡知之”——我们不知道细节,但是可以依据有限的事件、亲身的实践与思想思辨,大致知道事物总的走向与“势”,并且可以假之以理论,即成哲学。中医就是把握了这一点而形成其理论体系。阴阳五行理论源于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辩证哲学,在认识上注重整体观,治疗上遵循辨证论。这不能被理解为粗浅的,而恰恰是人类智慧之道。当科学和医学不能穷尽疾病和生命规律时(切记,永远不能),需要哲学思考和把握,藉以探寻生命和健康的规律。古人讲,“不知易而难为医”。我们说,”不知而匡知之”。

  至于宗教,自古与医学结缘甚深。中医伦理道德观念的形成与发展,即深受儒、道、佛等哲学和宗教思想的影响。不但信众,一般民众在就医过程中经常或多或少地产生与宗教有关的心理效应。医学实践中的宗教因素是在医学不能充分把握和解释、预测病情的情况下,患者所产生的一种心理依托和祈求。宗教可能很有效地产生效应,首先是心理效应,进而可能产生由心理而引发的行为和生理效应,此中现象与机制,当代医学远未明了。在医生方面,行医过程中应当于无形中向患者和家属传达一种达观的生命态度。能不能把达观的生命态度贯穿于行医和交流中,最终的结果是不一样的,这也是医生境界不同的重要体现。

  艺术是人文学科的有机组成。人类有很多无以名状的、非逻辑的感受,需要以艺术加以表达,来“通情达意”。医生至少应当在音乐、绘画摄影、戏剧影视等方面有所爱好,有所感悟。这对于形成医生优雅高尚的情志和启发思维很重要。

  医学界要加强人文教育,住院医师培训阶段尤为重要

  人文教育的方式自古就有很多,柏拉图的人文“七艺”,先秦的“六艺”教育等,很大部分都属人文的授教内容。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医生的临床技能与实践能力,其中人文素养不可或缺,在我国现行院校医学教育体系中人文教育、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体现显著不足的情况下,在住院医师阶段予以加强至为重要:要真正、牢固树立医学人文素质培养的观念;建设一支高品位的人文课程教师队伍;建立保障制度,形成长效机制;规范、生动、灵活的培训内容和考核;将人文素质培训落实在每一项具体工作中(课程设置、教师配备、教学方式、评价路径等)。

  “医赞医,医学兴”应当成为基本的医德和行规

  当前,在中国医生的人文素养上,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医生之间相互不够尊重。佛教界有句话:“僧赞僧,佛教兴”。如果僧人之间互言不是,不会有人尊重和相信佛教。我国医学界有一个应当检醒,乃至应当猛醒的问题就是,有医生动辄以言其他医生之非来抬高自己,显示“高明”。须知,医生的高明不是靠贬低别的医生得来的。这种在行业中带有一定普遍性的同行之间失尊重,对医务界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可悲的是,业界似乎对此仍茫然不知不悟,依然“乐此不疲”。现在社会上就医“货比三家”的现象,医患彼此猜忌的现象均与此有关。

  医生之间应当真诚地相互尊重和维护。当你的观点和其他医生不一样的时候,不一定就是你对,仅是自认为己对人错。即便确实是自己对了,也要知道,没有一个医生想把病看坏,那位医生的主观愿望也是要帮助病人的。言他医之非无助于患者治疗,只能恶化现在本已不堪的医患关系,增加医患相处的难度,恶化自己也身处其中的执业环境。

  切记,“医赞医,医学兴“,若”医诋医,则医学衰”。善良地维护同道,是基本的职业操守、医德、行规。

  关于医学人文的几个观点,请大家指正

  医疗的本质是“照护(care)”,不是“服务(service)”。照护和服务在内涵和境界上都是截然不同的。

  医生要有广泛的爱好,包括音乐、摄影、旅游、体育、欣赏*之美等,进而形成素养。

  在医生治病的三件法宝(药物、刀械、语言)中,语言和所代表的人文关怀所占的作用永远超过50%。过去、现在、将来都是如此。

  医患关系是朋友关系的说法是不准确的。医患之间不是对等关系,而是医生施予、患者接受照护。医患之间存在主从性,医生要掌握主动,形成导引,这样才能照护好患者。

  医生的人文素养,应当高于或至少等于患者的人文素养,这样才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医患关系。当医生的人文素养低于患者的时候,会形成很难面对的局面。医生的高素养是形成良好医患关系之要。

  (特约编辑/中日医院 尹琳)

本文系寻医问药网(www.xywy.com)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医院
专访
“生育和前列腺癌根治术是不可调和的矛盾,要根除前列腺癌,是要......详细
不少医生从医的初衷是源于对亲人疾病的感同身受,形成了最初对医......详细
专题
“2015清华大学精准医学论坛”于4月21日举办,精准医学是对现有......详细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副校长薛其坤出席“2015清华大学精准医......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