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为什么少了19万?=

  • 文章作者:侯军

    采集数据范围扩大、基本评估单位更加精确是数字出现较大变化的原因

  《2005年中国艾滋病疫情与防治工作进展》显示,截至2005年底,中国现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约65万,比2003年减少了19万人。其中,2005年评估既往有偿采供血人群中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为5.5万人,比2003年评估的19.9万人减少约14.4万人。2005年评估男男性接触人群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为4.7万人,比2003年评估的9.7万人减少约5万人。

  采用相同的评估方法,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评估结果,报告认为其原因有两点:

  首先是采集数据范围扩大。2003年,全国艾滋病监测哨点仅有194个,多数设在高流行地区,对流行病学调查开展得较少,可用数据有限。2005年,监测哨点增加到329个,其间又开展了全国性的重点人群普查和调查,获得了较为全面、准确的数据。比如,正是由于全国开展了既往有偿采供血人员筛查,2005年对此类人员感染艾滋病病毒的评估数更加准确。而男男性接触人群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评估数变化较大,也是由于2005年评估数字考虑了男男性接触人群中具有高危行为的人员比例,因此更切合实际。

  其次是基本评估单位更加精确。2003年的评估以省为单位,2005年则以地(市)为基本评估单位,因而更加细微、精确。

  公众对艾滋病的了解度依然很低,存在艾滋病疫情进一步蔓延的危险

  卫生部有关负责人指出,我国存在艾滋病疫情进一步蔓延的危险。公众对艾滋病的了解度依然很低,很多人还不知道如何保护自己免受艾滋病侵害。

  监测资料表明,艾滋病正由吸毒、卖淫、嫖娼等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在云南、河南、新疆等省、自治区的部分地区中,孕产妇、婚检及临床检测人群中的艾滋病病毒感染率已达到或超过1%,说明个别地区已达到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界定的高流行水平。

  国家疫情监测数据表明,有45.5%的注射吸毒者共用注射器,11%的吸毒者有危险性行为,增加了感染和传播艾滋病的危险,艾滋病在吸毒人群和暗娼、嫖客人群之间的传播加剧。感染者的流动成为艾滋病疫情加快传播的重要因素。此外,大量人口流动、性乱行为增加及很多城市性病发病率增长,也是导致艾滋病蔓延的重要因素。

  艾滋病防治面临四大问题;实际检测发现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与评估感染者相差约51万人

  相当多的感染者还没有被发现。实际检测发现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为14.1万人,与评估的感染者65万人相差约51万人,需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增加检测服务的覆盖面。

  “四免一关怀”政策落实不平衡。艾滋病流行严重地区对这一政策落实得较好,而一些非重点地区落实较差,一些艾滋病病人不能及时得到抗病毒治疗,一些艾滋病致孤儿童的生活救助和免费上学得不到保证;对吸毒感染艾滋病病人的抗病毒治疗缺乏经验。

  重点人群干预措施覆盖范围小。居民艾滋病防治知识水平不高,自我保护意识不强,社会歧视现象依然存在。大众宣传教育的广度、深度与防治工作需要有较大差距。一些地方高危人群的干预工作仍在试点阶段,覆盖面不大。

  流动人口落实防治措施难度较大。目前,全国有1.2亿流动人口。这部分人群普遍缺乏艾滋病防治知识和技能。一些地方将户籍作为享受防治政策和提供服务的条件,使一些流动人口不能及时得到防治服务,存在艾滋病传播的危险。

无需注册-

百万名医生在线为您免费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