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医讯频道 > 热点评论

公众怎么信任影子食品安全专家

  • 文章作者:康珊

近日发表的《卫生部拒公开生乳国标会议纪要 公众质询成虚设》报道,披露河南省消费者赵正军2012年1月向卫生部政务公开办公室提出了信息公开申请,要求公开生乳新国标制定时“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简称‘食安国标委’)编写的会议纪要”未果。逐向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提出行政申诉,10月17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要求卫生部于法定期限内对河南省消费者赵正军提出的政府信息公开予以重新答复。

法庭认为,会议纪要属于卫生部在履行其法定职责过程中制作的政府信息,但此案不涉及上述会议纪要是否应当公开的问题,驳回了赵正军要求判令卫生部公开会议纪要的诉讼请求。目前,诉讼双方均未表示上诉。卫生部新闻发言人邓海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卫生部收到判决书后,将根据法院判决重新作出答复。”“如果对答复不满意,我还将起诉卫生部。”赵正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此案再一次让公众见到另一个决定中国公众食品安全的“影子”专家团队,上述报道如此介绍:原告赵正军要求卫生部公开会议纪要的原因,也是为了搞清“新国标是不是被企业绑架了?”他注意到,在2010年出台的新行业标准中,没有关于起草人的具体介绍,而1986年《生鲜牛乳收购标准》中,却注明了起草单位和主要起草人。

即:一个事关公众食品的新行业标准标准修订专家团队是匿名的!这在国外称之为“影子”专家团队。

为什么讲这是“另一个”呢? 因为去年开始,一批关注中国转基因主粮安全性问题的专家调查“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这个左右着中国转基因主粮政府的决策团队,是一个“神秘”的科学家团队,其介绍名单的网页已经被删除,公众与媒体只能靠一些零星媒体报道中去猜测这个据称已有60名的匿名“影子”专家团队,他们从来不愿公开身份同公众对话。

食品安全是一个全球性焦点问题,欧美国家管理食品安全的成功经验是组织权威,多学科相关专家参与决策,同时回避出现既是运动员(厂商)、又当裁判员(监管机构)的制度设计,更为重要的是防止被厂商绑架的现象出现,后者就要求这些咨询、参与决策专家必须身份公开,否则就难以让公众信服。

遗憾的是,卫生部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与农业部的“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都出现了影子食品安全专家现象,这也难怪这几年奶企事故濒出,转基因主粮安全性问题让公众开始“闻转基因色变”,看来与这二个部门过往的一些制度设计缺陷不无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