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乐会提成大可不必引道德质疑
- 文章作者:康珊
近日,浙江慈善组织施乐会为筹款义工提成15%被推上风口浪尖,笔者认为,有了提成才有公益的执行效率,要不然就不会有4年筹款2300万,所以,施乐会提成大可不必引道德质疑。
浙江慈善组织施乐会规定社工募款可从每笔捐款中最高提成15%作为报酬,近日引起热议,被网民指责“骗捐”。施乐会回应称,这种模式能保证社工筹款积极性,“有偿社工”与公益慈善应实现和谐共赢。
对此,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后楮蓥持肯定态度,他表示,从整个社会的角度看,慈善募捐提供了一种公共服务,与整个社会的利益直接相关。服务做不好,不仅募捐活动的成本会大大增加,实际效果也会大打折扣。要保证慈善募捐活动的高效率,就一定要有专业人士参与其中。
其实,施乐会的提成引起公众的质疑主要反映在道德上,人们认为,做慈善就应该是零成本。但我们不能否认,现在道德滑坡的现象真实存在。否则,便不会有老人摔倒无人扶起,乘车时不给老幼病残孕让座的事件,鉴于此,施乐会将募捐提成15%作为社工有偿报酬也就可以理性对待了。毕竟,若要没有这样的金钱诱惑,也就不会有他们参与慈善的动力,也就不会有四年的筹款2300万了。
有了提成才有公益的执行效率。因此,笔者认为,募捐提成可取,这并不等于雁过拔毛,无论募捐、管理抑或服务,都需要经费支撑,而经费若要由全社工自行掏腰包,势必会掏空他们的参与动力。因此,按比例支付社工们一定的报酬,已成慈善领域的国际通则,这样,也才可以激励他们参与慈善的动力。
有人说,这种做法是让慈善沾满了铜臭味,但在我们生存的每一处,哪里没有铜臭味呢!无论我们做什么,我们生存在这个世界上,目的其实很明确,为了生活能够好,如果公益活动都能像施乐会一样,在四年时间募集了2300多万的资金,这背后当然是有着提成给予的力量。这样,我们中国的慈善事业才能长远发展。所以,施乐会提成大可不必引道德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