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医讯频道 > 热点评论

医院“大处方”现象普遍 解决看病贵需制度推动

  • 文章作者:零 点
 

 

 

一些医院为了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大处方”层出不穷。从医25年,平均单张处方不超过80元。日前,被授予“湖北省十大女杰”荣誉称号的“小处方”医生王争艳,引起各界高度关注。王争艳之所以成为“新闻人物”,我们从中可以体会到老百姓对“大处方”的深恶痛绝,对“小处方”的热切期盼。那么,在西安,医生开处方是什么样的状况呢?为此,记者进行了深入了解。

“大处方”仍是普遍现象

连日来,记者在多家医院门诊采访发现,很多患者都遭遇过“大处方”。

“一个小感冒,如果去大医院,动辄就是上百元……”家住何家村的冯老太太感慨道:“现在像感冒这样的小病,如果去医院,一看就是给开几百块钱的药。许多时候,一点小药就能解决得了的病,医生非得给你开一大堆所谓的好药,靠听诊器就能听出的小毛病,非得让你去做这透视那CT的,结果小病花大钱,甚至花大钱也没起什么作用,令人有苦难言呢!看个小病都要这么贵,更何况得了大病,基本上是不抱希望去治疗了!”在高新区某写字楼上班的王小姐表示,“有啥也别有病,说的实在是理,现在不管大病小病,一进医院就意味着‘扔钱’,不必要的检查太多,治疗简单的外伤,也要做心电图等全套检查,医疗费用高啊!”

其实,在我们的身边,也不乏像王争艳这样的好医生。在采访中,也有不少市民向记者讲述了他们身边的“小处方”医生。“我们社区医院的那个王大夫,人就是好,上次发烧我想打吊针,人家硬是不给打,说只吃药就可以了,我开始还担心这能不能治好,结果吃了点药就好多了,才花了几块钱!”但是也有市民不认同,“每个人的病情都不一样,看病要因人而异,如果给所有的人都开的同一种药,我们有理由怀疑医生的水平。”

记者调查发现, “看病贵”仍是当前困扰民生的最大问题之一,看个简单的感冒,动辄就是数百元甚至更多,让大部分普通百姓感叹难以承受。一名长期为患者开小处方的医生王争艳受到了舆论的好评,这样的医生令人钦佩。但在现实的大环境下,“大处方医生”仍是普遍现象。

开处方医生也有苦衷

而在医生们面前提起王争艳,不少人都有苦水要倒,也有人对此表示质疑。

一位在某大型医院工作了近十年的王医生向记者透露,“医生的收入很大一部分来源于药品提成,大处方无疑会增加其收入,另外,为了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医疗纠纷,有些情况下医生宁愿要求患者去做一些检查,以此作为参考,这无形中也带动了大处方的出现。”

“其实,大处方、高价药的出现,还有个重要原因被忽略。”某医院一科室负责人称,受快节奏生活影响,患者对医疗服务期望值太高,缩短病程就是一个具体表现。很多患者为了快点治好病,不想耽误工作,往往会提出“多开点好药”的要求,于是高价药就出现在大处方中,当然病程也会有效缩短。

网上有关此问题的调查,开小处方会不会影响自己的收入?四成医生表示开过大处方,三成表示没开过,看病时,一切遵循医疗原则,该打针就打针,该住院就住院,如果病情不需要就坚决不多开药。“处方的大小不是关键问题,关键是要对症下药。要对症下药,没有统一的规范,全凭医生的水平和良心了。”其他人则表示“看情况”。

如何才能避免 “大处方”呢?仅仅靠医生个人的水平和良心就能做到吗?有关人士表示,其实,会开“小处方”并不涉及医生的专业水准,只与医生的职业操守有关。因为无论是检查太多还是“大处方”,都与医院的经济利益挂钩,也与医生的个人收入挂钩。事实上,当医院的收入部分来自于药品,开“大处方”是必然的选择,这是制度使然。显然,要推动“小处方”,不能光靠医生的职业道德和良心。

“小处方”还需制度推动

“对症下药,才能避免大处方出现。”一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人认为,医生应遵循根据病情需要、循序渐进的用药原则,不能受其他因素影响,“一来就上高档药,患者肯定承受不了。大处方高档药要开,但须建立在患者病情需要的基础上。”对此,很多网友认为,王争艳只是一个特例,如果仅靠医生个人的道德,而非良性的制度来解决问题,“小处方”只能是一个“传说”。

记者了解到,卫生部已经于2月7日发布了《中国国家处方集(化学药品与生物制品卷)》,它是我国第一部统一的国家级权威性的处方集。《国家处方集》建立后,不但意味着常见疾病的用药有参考依据,对医生乱开药、开贵药等行为也将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国家处方集》实施后,老百姓患常见疾病时,将有更多的机会使用基本常用药物。业内人士也表示,过去可能存在个别医生为了抓收入而多开药、开贵药的现象,而有了“处方集”后,这些现象就能有效避免了。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就医生开大处方和大检查,过度治疗如何限制积极建言献策。新医改方案也提出增强诊疗服务费,提高医生收入,消除医生开大处方的利益冲动,而且将医生使用基本药物的情况纳入考核,并与职称评定、职务聘任等挂钩,固然这些制度与机制层面上的举措很重要,但营造与提升良好的医德医风更应成为推进医改、破解看病贵、看病难的最好良方。

王争艳的执著,为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提供了一个现实的蓝本,让人们看到了医疗服务行业纠偏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