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药养医难根除。”在民盟联组讨论会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律失常诊治中心主任张澍鲜明地亮出了他的观点。
新医改无疑是今年两会的热点。能不能出门就找到医院?能不能少付费甚至不付费看病?能不能看好病?医改怎么改?张澍委员有自己的看法。
取消药品加成医院还会想方设法创收
看病为何难?张澍认为,一是就医程序不规范,医院层次不清,患者缺乏正确的信息。“找谁看病最好、最便宜,这方面的信息没有。大量医疗广告宣传治可治可不治的病、吃可吃可不吃的药。”二是不方便。医疗行业提供的服务包括硬件设施及管理明显滞后,“不光没钱人到医院看病觉得没尊严,有钱人到医院看病也觉得没尊严。”三是社区、乡村及边远地区缺乏人才和设施。卫生部提出要让万名医生下基层。“我看还是短期效益,一个医生一般要上5年大学、3年硕士、3年博士,当几年住院医生再到基层,马上35岁了,将会面临很多问题。”张澍说,“我建议要分层次培养。”
看病为何贵?“一方面医保覆盖率低,76%以上的国民没有参加医疗保险;另一方面,医院成本不断加大。”张澍认为,“国家补偿未到位,以药养医难根除。政府投入平均只占医院经常性开支的7%,一般医院药品加成占收入的70%,其中,阜外医院耗材加成占45%,药品加成占26%,药品加成取消之后,医院一定会通过检查费补回来。目前已经有医院通过巧立检查名目和检查设备补回来。”
“国家不给钱,医院又不能印钱,就一定会有医院的创收机制产生。”张澍委员的话引来现场一片笑声。
他还透露,公立医院改革的主体———大型医院多依赖进口器材,全球数字化医疗设备年销售额650亿美元,增幅在6%至10%,仅中国市场就为600亿元人民币,连续几年的增长幅度都位居全球榜首。
医生实行年薪制政策应向社区医生倾斜
医改能不能解决群众关心的问题?张澍建议,首先在方便百姓看病上,利用现有医院分级系统,规划医院建设,出台相应医保政策,鼓励百姓在社区医疗,“小病不出社区,大病重病不出地区”,疑难和需要特殊治疗者去三级医院;其次现有的就诊流程仍然迫切需要改进,应该学学饭馆点菜,在预约、电子化、资源共享和设施改造上,由国家统筹投入。
为让群众看得起病,张澍建议,一是改革付费制度,完善医保制度。目前个人商业医疗保险严重滞后,应鼓励个人和家庭医疗保险投入;二是淡化技术竞争,减少医务人员收入中奖金比例,提高诊疗手术等技术劳动收费,根除以药养医,逐步实行医生年薪制。严格限制大型仪器购置,医院评比不以设备条件和收入为依据;三是限制医院规模,过大就分掉,支持社区和不发达地区;四是科学临床路径管理,即一个病若诊断明确,就应该在各个医院标准是统一的。
为让群众看得好病,张澍还建议,加强医学教育,保证医师资质。实行医学生精英教育,尝试从一流大学本科生中招医学生。
“前年北京招聘了1800名社区医生,年薪4万元,两年下来人走的所剩无几。4万元年薪在北京怎么生存?要多少年才买得起房子,我们的一个博士工作5年年薪6万元,所以我老跟年轻的住院医生说,别互相谈恋爱、结婚。对社区医生更要出台鼓励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