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医讯频道 > 热点评论

人大代表支招新医改:必须在医患之间建立互信

  • 文章作者:零 点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中医院刘沈林院长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依然是今年政府需要着力推进的一项重点民生工作。随着有关医改的一道道中央文件已经下发,各地都在五项重点任务的框架内贯彻或试点。其中公立医院改革是这次医改的重点和难点。


  医改必须根据中国国情

  刘沈林院长告诉记者,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别指出,解决好医疗卫生事业改革是一个世界难题。事实上即使是美国这样富裕的国家,年人均医疗费用达到8000美元,仍有20万的美国人没有获得保障,医疗机构在运行中的矛盾仍然困扰着美国社会。我国有13亿人口,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卫生资源总量不足,要在新的社会发展条件下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需求,解决好供需这对矛盾,必须根据我国的国情通过改革的途径破解这道难题。

  公立医院是医改的关键环节

  刘沈林院长说,目前我国90%以上的医疗机构都是公立的,改革涉及到对现有的卫生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和重组,涉及到政府经费投向的补偿机制,同时也涉及到医院现行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能不能适应改革后的要求,把这些具体问题都能落实到位了,改革才算真正起步。公立医院是提供医疗服务的主力,是整个医改的关键环节,其他体系的建立和配套政策的落实,也最终都要通过公立医院这个平台来实现。正由于它的重要和难度大,所以政府出台政策比较慎重,是既积极又稳妥,首先要选择少数公立医院先行三年试点,积累了经验再全面推开。

  实践告诉我们,知易行难,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个组合拳,最终能不能取得实效,要由实践来证明,很多问题的解决不可能凭感觉和争论,群众要看最终的效果,要有一个基本的评价标准,那就是广大老百姓有没有真正从中获益,医务人员的积极性有没有充分调动起来,社会公平、利益均等原则有没有在这个领域形成,我认为这是最重要的。

  公立医院改革核心是坚持社会公益性质

  刘沈林院长说,再有一点,公立医院改革的核心是坚持社会公益性质,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向,体现公益性的主要鉴别点是盈利和非盈利。事实上现在所有公立医院,无论大和小,在目前的体制下,在政府投入很微弱的状况下,不靠适度的盈利收入谁都无法活下去,更谈不上发展医学,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仅仅用“利益博弈”、“与民争利”、“切断利益链条”等焦躁的语言来简单评论现存的客观实际,容易加剧社会误解和医患矛盾。

  刘沈林院长指出,问题的关键是政府应加大投入,用纳税人的钱购买基本医疗服务向群众提供;另一方面,还要政府不断提高国民医疗保障水平,从而使公立医院不再为生存犯愁,以减轻群众的医药负担。当然对“医药分开”的不同看法,其实也包含在这个概念之中,因为它还不是一个核心问题。目前的问题是,政府有没有这个财力把所有公立医院都包下来?这个问题不是医院能够回答的。据分析,下一步政府将选择部分能够承担基本医疗服务,能够代表地区医疗水平和担负医学教育科学研究任务的重点医院来由政府举办,其他将通过重组或改制以及社会资本进入来增强活力,这就是改革各方能够形成基本共识的由政府主导并结合市场的公立医院改革思路。

  医患之间必须建立互信

  “最后我还想再说一点,那就是无论采取何种改革措施,医患之间都必须建立相互尊重、平等互信的社会责任,社会各界包括媒体都应该在促进医患和谐方面多做有益的工作。”刘沈林院长说。